[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防止轧机横向位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3615.2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涛;梁云彩;邓扬玉;秦栋;王东;夏永青;李磊;王树;马学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生产线 防止 轧机 横向 位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移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防止轧机横向位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小型棒材轧机轧辊轧槽磨损后需要换槽轧制。轧辊换槽一般采用液压油缸将轧机进行横向移动换槽,移动后轧机一般没有较方便、可靠的锁紧定位装置来确保轧机定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轧制作用力以及轧机传动机构的振动等因素,经常造成轧机横向位移,使轧槽偏离轧制中心线,容易产生坯料不能准确进入轧槽,造成坯料“跑钢“或“堆钢”生产设备事故,出现产品轧废。影响生产的顺利运行。也是本行业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解决的设备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防止轧机横向位移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小型棒材生产过程中,轧机横向位置稳定、可靠,有效地防止轧机轧槽在轧制过程中偏离轧制线的情况发生,避免因轧机位移,使轧辊轧槽偏离轧制线,造成坯料不能顺利进入轧槽的“跑钢‘或“堆钢”生产设备故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防止轧机横向位移装置,包括丝杠机构和开合螺母机构,所述的丝杠机构包括丝杠、丝杠耳座、耳座销轴和铰链底座;所述的开合螺母机构包括开合螺母上盖、开合螺母底座、开合螺母基础底座、开合螺母销轴和手柄;所述的开合螺母底部设有开合螺母底座,所述的开合螺母底座与开合螺母基础底座相连;所述的丝杠一端设有轧机焊板,丝杠一端与丝杠耳座螺纹连接,所述的丝杠耳座与轧机焊板的端部垂直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开合螺母上盖底壁的丝母槽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丝杠端部设有丝杠耳座,丝杠耳座通过耳座销轴和第一六角螺母与铰链底座铰接,所述的铰链底座通过第一六角螺栓与轧机焊板端部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六角螺母与丝杠耳座之间设有平垫圈。
进一步,所述的开合螺母底座与开合螺母基础底座的上部通过第二六角螺母和第二六角螺栓连接,所述的开合螺母基础底座的下部通过地脚螺栓与平面固定;所述的开合螺母上盖一端与开合螺母底座通过开合螺母销轴铰接,开合螺母上盖的另一端通过T型螺栓和第三六角螺母与开合螺母底座连接;在开合螺母上盖的开合端连接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的T型螺栓上套置有垫圈,所述的开合螺母销轴上套置有平垫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可以用于各种规格品种小型棒材生产线中防止轧机横向移动的目的。可以方便、快捷、可靠地防止轧机在生产中产生的横向位移,避免因轧机位移引起的轧槽偏移造成生产“跑钢”和“堆钢”等生产或设备故障。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制作、维护成本较低。
2.设计及结构合理,丝杠开合螺母采用T型螺栓锁紧装置以及丝杠开合螺母底座采用光孔结构,为该装置操作方便、快捷起到了关键作用。丝杠头部与丝杠耳座采用螺纹连接,通过丝杠端部的普通螺纹与开合螺母梯形螺纹的螺距不同,转动丝杠可调整将丝杠准确的卡入丝杠开合螺母上盖的梯形螺纹槽内,解决了该装置轧机带动丝杠移动后,开合螺母与丝杠梯形槽相对位置变动后,丝杠不能准确卡入梯形槽内的问题。
3.该装置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用于移动设备及机构的快速定位和锁紧装置,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开合螺母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开合螺母机构、2丝杠、3开合螺母基础底座、4耳座销轴、5第一平垫圈、6第一六角螺母、7丝杠耳座、8轧机焊板、9第一六角螺栓、10铰链底座、11第二六角螺母、12第二平垫圈、13第二六角螺栓、14地脚螺栓、15开合螺母底座、16开合螺母上盖、17T型螺栓、18第垫圈、19手柄、20第三六角螺母、21开合螺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小型棒材生产线防止轧机横向位移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3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