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94298.6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4258854B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发明(设计)人: 张业新;张昭良;张建;陈慧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济南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58 分类号: B01J23/58;B01J23/66;B01J29/068;B01D53/94;B01D53/56
代理公司: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李芙蓉
地址: 31520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存储 还原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氮氧化物的存储-还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氮氧化物的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存储-还原技术是一种用于去除贫燃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催化技术。该技术利用发动机排气形成的交替贫燃/富燃气氛进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在贫燃气氛下,氮氧化物存储在催化剂中,在富燃气氛下,存储在催化剂中的氮氧化物被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还原。

氮氧化物存储-还原技术中使用的催化剂一般包含三个组分:(1)贵金属,用于氮氧化物的氧化和还原;(2)氮氧化物存储组分,一般为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的化合物;(3)载体,用于分散贵金属和存储组分的高比表面积材料。

上述催化剂通过贵金属和存储组分之间的协调完成氮氧化物的去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储组分会不可避免地弱化贵金属的催化活性,导致氮氧化物的去除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氮氧化物的去除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存储-还原催化剂,用于氮氧化物的去除,包括均匀混合的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

所述第一催化剂包含第一贵金属和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贵金属单独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

所述第二催化剂包含第二贵金属、存储组分和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贵金属和所述存储组分共负载在所述第二载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贵金属为铂族金属、金、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贵金属为铂族金属、金、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存储组分为碱金属化合物、碱土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均为惰性材料;

所述惰性材料的比表面积均大于20m2/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催化剂和所述第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0.5~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贵金属占所述第一催化剂质量的0.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贵金属占所述第二催化剂质量的0.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组分占所述第二催化剂质量的5%~20%。

一种所述的存储-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混合后机械研磨或机械搅拌30min~60min,得到存储-还原催化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存储-还原催化剂,包括第一贵金属单独负载的第一催化剂,以及第二贵金属和存储组分共负载的第二催化剂。对于第一贵金属单独负载的第一催化剂,第一贵金属不受存储组分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其催化活性,进而提高了氮氧化物存储-还原的效率;此外,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之间存在相互耦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氮氧化物存储-还原的整体效率。因此,本发明的存储-还原催化剂可以弥补传统催化剂中存储组分对贵金属活性的弱化,在充分利用存储组分的存储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一贵金属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氮氧化物的去除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测试例1中模拟氮氧化物存储-还原过程中的尾气浓度变化图;

图2为测试例2中的实验样品、第一对照样品和第二对照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对氮氧化物的转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还原催化剂,适用于氮氧化物的去除,尤其适用于贫燃发动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去除。

本发明的存储-还原催化剂包括均匀混合的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其中,第一催化剂包含第一贵金属和第一载体,第一贵金属单独负载在第一载体上;第二催化剂包含第二贵金属、存储组分和第二载体,第二贵金属和存储组分共负载在第二载体上。

在传统的催化剂中,存储组分对于贵金属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储组分覆盖部分贵金属的表面,使之不能发挥催化作用;另一方面,存储组分与贵金属之间的电子效应降低了贵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济南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