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运动物体表面凹坑凹槽技术增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4413.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士武 |
主分类号: | B64G1/22 | 分类号: | B64G1/22;B64C21/02;B61D17/02;B63B1/32;B63H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运动 物体 表面 凹槽 技术 增效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关于在空气中水中高速运动物体外表面凹坑凹槽处理技术,采用此技术处理后工作时同比提高效率节能减排。
背景技术:公知的一切在空气中水中高速运动物体的外表面都是光滑的,但是没有采用外表面制成蜂窝状小凹坑与小凹槽的,至今世界的市场上也没有采用物体表面制成小凹坑与小凹槽的产品出售与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采用空气动力水动力的物理特性,将一切高速运动在空气中的物体外表面制成蜂窝状半圆形小凹坑或小凹槽,将一切高速运动在水中的物体外表面制成半圆形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3至4毫米中心深度1、5至2毫米的半圆形小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0、5至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0、5至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呈蜂窝状,旋转运动前进物体外表面制成数条螺纹状小凹槽,每条小凹槽跟随物体旋转方向制成有倾斜角度螺纹状螺旋一周,锥形物体制成锥扇形凹槽,每条凹槽都呈锥形由数条锥形凹槽构成锥扇形凹槽,每条凹槽根部宽1、2至3毫米中心深度0、6至1、5毫米、凹槽与凹槽间距0、5至1毫米,凹槽宽度由根部向末梢尖端逐渐变窄,凹槽深度由根部向末梢尖端逐渐变浅,整体呈锥扇形凹槽。采用上述发明同比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减少排放平均十五个百分点。
具体实施方式:1、人造卫星外表面制造凹坑:人造卫星外表面整体制成小凹坑,每个小凹坑制成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5毫米的半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呈蜂窝状。2、发射升空的火箭筒外壳表面制造凹坑:发射升空的火箭筒外壳表面整体制成小凹坑,每个小凹坑制成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5毫米的半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呈蜂窝状。3、各种飞机外表面制造凹坑:各种用途的飞机外表面整体制造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毫米的扁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呈蜂涡状。4、高速列车外表面制造凹坑:各种高速列车的外表面整体制造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5毫米的半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航距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呈蜂窝状。5、高速舰船外表面制造凹坑:各种高速舰船外表面整体制造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4毫米中心深度1、5毫米的扁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1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1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成蜂窝状。6、高速转动的风轮桨、舰船螺旋桨、风扇、涡扇、涡轮桨外表面制造凹坑:各种高速转动的风轮桨、舰船螺旋桨、风扇、涡扇、涡轮桨外表面整体制造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毫米的扁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0、5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0、5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成蜂窝状。7、各种高速平行飞行在空气中物体航行在水中物体外表面制造凹坑:各种用途高速飞行在空中水中物体的外表面整体制造小凹坑,每个小凹坑直径3毫米中心深度1、5毫米的半圆形凹坑,凹坑与凹坑之间的间距0、5毫米,凹坑与凹坑之间的行距0、5毫米,凹坑每行与每行错落排列整体成蜂窝状。8、各种较大的旋转飞行物体的外壳表面制造数条螺纹状凹槽:各种较大的旋转飞行物体外壳表面整体制造数条螺纹状小凹槽,每条小凹槽分别螺纹状围绕物体螺旋一周,小凹槽的倾斜角度按物体的长度螺旋一周为准,凹槽旋转方向跟随物体的自转方向为准,凹槽宽度2毫米中心深度1毫米的半圆形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的间距1毫米,物体尖端部位制成锥扇形上宽下窄上深下浅的锥扇形凹槽。各种较小的旋转飞行物体外壳表面制造数条螺纹状小凹槽,每条小凹槽分别螺纹状围绕物体螺旋一周,小凹槽的倾斜角度按物体的长度螺旋一周为准,凹槽旋转方向跟随物体的自转方向为准,凹槽宽度1、2毫米中心深度0、6毫米的半圆形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的间距0、5毫米,物体尖端部位制成锥扇形上宽下窄上深下浅的锥扇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士武,未经罗士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VC改性塑料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