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4460.4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减震器一般比较长,这种结构设计是由其工作原理决定的。 减震器是通过将车体震动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油液的机械能,再转化为 油液的内能,最后将热量排出来消除震荡的,所以需要有足够的空间 做机械运动来保障油液充分运动。当减震器活塞压缩时,油液从呼吸 腔流向工作腔、储油腔,当减震器拉伸时,油液从工作腔、储油腔流 向呼吸腔。但是现有减震器较长的结构设计不但安装不方便,而且减 震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减震器。具体设 计方案为:
一种减震器,包括壳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镶嵌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且所处壳体的双层结构之间为储油腔,所述活 塞杆的右端安装有活塞头,所述壳体的右端安装有压缩阀,所述活塞 杆内镶嵌有两个呼吸杆,所述呼吸杆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两侧且所述呼 吸杆与活塞杆滑动连接。
所述两个呼吸杆之间通过弹簧片连接,所述弹簧片为“C”形结构 且所述弹簧片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且所述呼吸杆左右两端的 弹簧片之间通过传动杆进行连接。
所述活塞头将壳体内部分为工作腔、呼吸腔。
所述壳体的左端安装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与壳体之间安装有油 封导向器。
所述活塞头上设有入油孔、出油孔,所述入油孔的左侧安装有入 油拨片,所述出油孔的右端安装有出油拨片所述入油孔、出油孔的左 端与工作腔连通,右端与呼吸腔连通。
所述压缩阀上设有储油孔、抽油孔,所述储油孔的右端设有储油 拨片,所述抽油孔的左端设有抽油拨片,所述储油孔、抽油孔的左端 与呼吸腔连通,右端与储油腔连通。
所述呼吸杆与活塞杆之间、所述弹簧片与活塞杆之间均注有密封 胶。
所述活塞头与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通过传动杆与活塞 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左端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传动杆的右端与活塞 头焊接连接。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设计方案得到的减震器,其有益效果是:
长度小,便于安装。工作时油液流向与现有减震器相反,且对震 动敏感,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活塞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储油腔;12、工作腔;13、呼吸腔;2、活塞杆; 21、呼吸杆;22、弹簧片;23、传动杆;3、活塞头;31、入油孔;32、 出油孔;33、入油拨片;34、出油拨片;4、压缩阀;41、储油孔;42、 出油孔;43、储油拨片;44、抽油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述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减震 器,包括壳体1、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镶嵌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 壳体1为双层结构,且所处壳体1的双层结构之间为储油腔11,所述 活塞杆2的右端安装有活塞头3,所述壳体1的右端安装有压缩阀4,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内镶嵌有两个呼吸杆21,所述呼吸杆21位 于所述活塞杆2的两侧且所述呼吸杆21与活塞杆2滑动连接。
所述两个呼吸杆2之间通过弹簧片22连接,所述弹簧片22为“C” 形结构且所述弹簧片22位于所述连接杆21的左右两端,且所述呼吸 杆21左右两端的弹簧片22之间通过传动杆23进行连接。
所述活塞头3将壳体1内部分为工作腔12、呼吸腔13。
所述壳体1的左端安装有防尘盖14,所述防尘盖14与壳体1之间 安装有油封导向器15。
所述呼吸杆21与活塞杆2之间、所述弹簧片22与活塞杆2之间 均注有密封胶。
所述活塞头3与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3通过传动杆 23与活塞杆2连接,所述传动杆23的左端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传动杆 23的右端与活塞头3焊接连接。
图2是本发明所述活塞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活塞 头3上设有入油孔31、出油孔32,所述入油孔31的左侧安装有入油 拨片33,所述出油孔32的右端安装有出油拨片34所述入油孔31、出 油孔32的左端与工作腔12连通,右端与呼吸腔1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鼎佳(天津)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齿轮换向的离心式作动器
- 下一篇:永磁高压氮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