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4530.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贝利;汤维;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路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使用 手持 磨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路程不断的延伸,通过创新养修思路,为提高高铁工务设备养修质量,始终突出“以设备质量和两纪一化保安全”的高铁管理理念,摸索设备养修管理,进一步做好钢轨修理工作。高速列车大量开行,病害有了新的变化,病害发生快,部位有所变化。为保证线路经常维持在良好运用状态,对病害需要及时检查并处理;虽然大型养路机械可以快速高效处理大部分不良状态,但存在一定的作业死角,仍然需要采用密集的人工和小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方能保证线路的良好状态。
目前,对于钢轨病害的处理,一是人工磨修,需要携带发电机和手提砂轮打磨机到现场,携带重量80kg左右,此方法效率极低而且夜间拉接临时的220/380V电源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使用国内已有的内燃专用打磨机,体积较大,携带重量90kg左右,而且跨轨运行,搬运不便,操作比较繁复,近似于操作机床,须经较长时间的培训方能熟练操作;且此机价格较高,现场大量配置经济负担较大。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方便施工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包含油箱、汽油机、传动机架;所述传动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砂轮;所述汽油机设置在传动机架的后端,并可通过传动机架驱动砂轮;所述传动机架的前端还设置有砂轮保护罩;所述砂轮保护罩罩住砂轮的后端;所述砂轮保护罩上设置有前支撑架;所述传动机架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架;所述后支撑架的后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呈U形;所述手柄的手握部设置有油门控制开关,以控制给汽油机供油的油量;所述油箱设置在汽油机的一侧,为汽油机提供汽油;所述油箱,包含油箱本体、总出油管;所述油箱本体大致呈长方体;所述油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汽油的空腔;所述油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所述油箱本体的底部的长度方向均布有油滤;所述油滤分别通过油管与连接器连通;所述总出油管的一端与连接器连通,另一端与汽油机连通,以实现为汽油机供油。
优选的,所述油箱本体的底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油滤。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定速按钮,用以控制汽油机按设定的速度工作。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是三通阀。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制动按钮,以方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砂轮停止旋转工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由于油箱的改进,可以在倾斜多角度时,仍然能为汽油机供油,因而能适用打磨钢轨侧面、铁轨端部、尖轨及弯轨,剪除不平有毛刺处,平轨和槽轨,道岔芯、不平整接头、轨轨面焊修等部分;同时油箱可以做到1L,提高整机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用的油箱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用的油箱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用的油箱的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可多角度使用的手持式磨削机用的油箱的第四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1、油箱;2、汽油机;4、定速按钮;5、手柄;6、油门控制开关;7、后支撑架;8、传动机架;9、前支撑架;10、砂轮保护罩;11、制动按钮;12、砂轮;13、加油口;14、总出油管;15、油滤;16、连接器;17、油管;18、汽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路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路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