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导索的延展式内窥镜推进膜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4604.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禄科;范晓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禄科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延展 内窥镜 推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医疗器械的内窥镜推进辅助装置,主要用于推进小肠内窥镜以实施消化道的检查和手术。
技术背景
现有的内窥镜推进中,内窥镜导管与肠壁之间直接接触,相互之间为滑动摩擦方式。其主要缺点是: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肠壁之间摩擦力较大,并且随着进入深度的加大而加大,易于损伤肠壁黏膜;导管对肠壁拉拽力较大,易产生硬性挫伤。严重情况下,由于痉挛导致内窥镜检查无法继续进行。
另外,受手术通道限制,向腔体内病变部位输送手术器械,取出被切割的病变组织(比如息肉),以及向病变部位给药比较困难。比如在手术同时需要止血时,再比如在手术同时需要将淤血取出时,由于通道是单一的,因此无法同时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导索的延展式内窥镜推进膜管,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肠壁之间不接触,以避免损伤或拉拽肠壁。另外,退出内窥镜后,在患者体内留下手术通道,实现手术器械进出的多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导索的延展式内窥镜推进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制管体,该膜制管体由互相套在一起的内膜管和外膜管组成,所述内膜管和外膜管的同侧端部互相密封构成环形密封夹层,在环形密封夹层中安装有支撑推进组件;所述的环形密封夹层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向环形密封夹层充入液体或者气体或者润滑材料的充入孔;还包括引导索,引导索经膜制管体中心从膜制管体前端穿出后从膜制管体外侧折回至膜制管体后方。
所述的支撑推进组件包括支架环以及与支架环相连接并且走向与膜制管体轴线平行的支架,支架后端连接有手柄。所述的支撑推进组件也可以为管状。
所述的膜制管体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一段两端开口的薄膜材质管,将其一个开口端外翻拉至其另一个开口端,两开口端互相封闭连接,外翻段与内段之间形成环形密封夹层。
所述的膜制管体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两段薄膜材质管套在一起,两段薄膜材质管的同一端互相封闭连接,在两段薄膜材质管之间形成环形密封夹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1)、进出内窥镜过程中,导管与肠壁之间不接触,也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摩擦。内窥镜进退过程中,利用现有小肠镜自身的功能,小肠镜作用于膜制管体内壁,小肠镜导管通过驱动膜制管体内壁位移使膜制管体逐步延展实现进退,膜制管体沿肠壁滚动延展,其推进过程是膜制管体内壁逐步延展为外壁的转换过程,其退出过程是膜制管体外壁逐步反向延展为内壁的转换过程。因此检查过程中避免了对肠壁的损伤或拉拽,实现了无创检查,减轻了患者痛苦。(2)、内窥镜可直接整体退出,提高了检查和手术的效率。(3)、本发明可用于肠道的窥镜检查和手术。(4)、利用引导索能够从膜制管体中心将手术器械输送到手术部位;也可以借助膜制管体外侧的引导索向手术部位导入手术器材或者药剂。膜制管体中心形成一条通道,膜制管体外侧作为第二条通道,两条通道同时使用,便于多种器械配合手术,并且给药方便。能够实现手术过程的两手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本实施例包括膜制管体1,该膜制管体1具有一个环形密封夹层2,在环形密封夹层2中安装有支撑推进组件,所述的支撑推进组件的第一种形式:包括支架环6以及与支架环6相连接并且走向与膜制管体1轴线平行的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为杆状并且后端连接有手柄3。所述的支撑推进组件的第二种形式为管状,不必再设支架环和手柄。
本实施例还包括引导索7,引导索7从膜制管体1后端穿入膜制管体1中心,从膜制管体1前端穿出后从从膜制管体1外侧折回至膜制管体1后方。
所述的环形密封夹层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向环形密封夹层2充入液体或者气体或者润滑材料的充入孔。
所述充入孔的作用是:向环形密封夹层2内充入液体,或者带有润滑材料的液体,或者一并充入润滑材料和气体,也可以单独加入润滑材料。
充入孔可安装三通5,三通5的两个出口端分别与环形密封夹层2相通。
所述的膜制管体1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法:取一段两端开口的薄膜材质管,将其一个开口端外翻拉至其另一个开口端,两开口端管壁互相封闭连接,外翻段与内段之间形成环形密封夹层2。
第二种方法:将两段薄膜材质管套在一起,两段薄膜材质管的同一端管壁互相封闭连接,在两段薄膜材质管之间形成环形密封夹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禄科;,未经王禄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识别传感器的医用监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游离无创内窥镜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