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置活塞式气动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4834.2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丛佩超;雷耀龙;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B1/04 | 分类号: | F01B1/04;F16M1/00;F01M1/02;F01P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气动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置活塞式气动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汽车运输行业必不可少的动力部件,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使用的蒸汽机将煤炭燃烧的火力作为其动力源,但效率低下,且排出大量污染环境的废气,后来出现的汽油(柴油)发动机采用汽油(柴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作为其动力源,且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因此获得较好的发展,并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全球环境急剧恶化,汽油(柴油)发动机濒临淘汰,新一代甲醇发动机与天燃气发动机相继问世并进入市场,虽然其排放废气中不含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但由于甲醇、甲烷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该气体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因此并不能做到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置活塞式气动发动机,该发动机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绿色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置活塞式气动发动机,包括曲轴连杆机构、主架体、配油润滑系统和配气散热系统,曲轴连杆机构由曲轴、飞轮、双联链轮及若干个气缸、活塞销、连杆、活塞组成,曲轴一端与飞轮相连接,曲轴另一端与双联链轮相连接,曲轴中部的连杆颈与若干个连杆的大头端相铰接,连杆的小头端与活塞通过活塞销相铰接,活塞设置在气缸内;主架体由主体、下曲轴箱、左端盖及右端盖组成,主体由底座和前、后气缸臂组成,左、右端盖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左、右两端,前、后气缸臂对称设置在底座的顶部,在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凹槽,下曲轴箱设置在凹槽内,在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上阶梯槽,在下曲轴箱的顶面上设置有下阶梯槽,上、下阶梯槽形成曲轴孔,所述曲轴孔为阶梯孔,与底座、下曲轴箱的两侧端面相互垂直设置,曲轴孔由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交替连通组成,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由上、下阶梯槽形成,第一圆孔的半径大于第二圆孔的半径,曲轴的旋转中心轴段设置在第二圆孔内;曲轴连杆机构的曲轴穿过曲轴孔,曲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端盖、飞轮和双联链轮分别设置在两端盖的外侧;配油润滑系统由转子油泵和油底壳组成,油底壳固定在主体的底部,转子油泵设置在左端盖或右端盖上,转子油泵的进油口和油底壳相连通,转子油泵的出油口与下曲轴箱的进油孔相连通;在转子油泵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子油泵传动链轮,转子油泵传动链轮与曲轴连杆机构的双联链轮通过第二链条相连,在主体的前、后气缸臂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前、后气缸定位孔,气缸设置在气缸定位孔内,气缸外壁与气缸定位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在前、后气缸臂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排气孔和排油孔,一个散热排气孔对应贯穿一个气缸定位孔,排油孔与曲轴孔相连通,在主体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连通孔;
配气散热系统由散热盖、排气歧管、进气歧管和前、后气缸盖组成,散热盖固定在主体的底座顶部、位于左、右气缸臂之间,在散热盖的底部设置有主气道和进气道,主气道与进气道相连通,在散热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孔与排气孔,进气孔、排气孔均与主气道相连通,进气道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气缸臂上的散热排气孔相连通,进气孔、排气孔分别与主体底座两侧的连通孔相连通;前、后气缸盖均由气缸定位块、配气轴和气缸顶盖组成,气缸顶盖设置在气缸定位块的顶部,在气缸顶盖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变径凹槽,在气缸定位块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变径凹槽,上、下变径凹槽形成配气轴孔,配气轴穿过配气轴孔,在配气轴上设置有通气孔,前、后气缸盖的配气轴的一端均同轴固定有传动链轮,两个传动链轮与曲轴连杆机构的双联链轮通过第一链条相连,前、后气缸盖的气缸定位块分别固定在前、后气缸臂的顶部,在所述气缸定位块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与转子油泵相连通,在气缸定位块的下变径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前、后润滑油孔,后润滑油孔与进油孔相连通,前润滑油孔与主体的排油孔相连通,在气缸定位块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气缸定位套,气缸定位套与下变径凹槽相连通,所述配气轴具有通气孔的轴段与气缸定位套的通孔一一对应;气缸定位套设置在气缸定位孔内,气缸定位套的通孔为阶梯孔,阶梯孔上部通孔的内径小于其下部通孔的内径,气缸的顶部设置在阶梯孔的下部通孔内,且气缸的上端面与上部通孔的下端面接触,气缸定位套的内部与气缸的内部相连通,在气缸顶盖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排气歧管连通孔和进气歧管连通孔,排气歧管连通孔和进气歧管连通孔均与配气轴孔的内部相连通,排气歧管连通孔与主体的散热排气孔通过排气歧管相连通;进气歧管的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孔相连通。
所述前气缸定位孔的轴线与后气缸定位孔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轴线不共面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4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车紧凑式惯性空气过滤器
- 下一篇: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小型钻机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