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甲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5264.9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黄彩峰;王红臻;王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肝炎 中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甲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中国专利(CN103830432A)公开了一种治疗甲肝的中药,能够一定程度的治疗甲肝,但治疗周期长,显效慢,不能具有预防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治甲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中药的调理,清热解毒、行气解郁、败瘟退黄,快速控制甲肝病情,抗病毒杀菌消炎,同时利肝胆,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疫苗不适用的病人可服用此方,防止大规模传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甲型肝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0~20份、垂柳枝5~10份、莱菔子3~5份、半夏3~5份、凤尾草3~8份、徐长卿3~5份、车前子3~5份、郁金3~5份、茯苓3~8份、龙胆草3~8份、白花蛇舌草3~8份、虎杖5~10份、赤芍3~8份、升麻3~8份、茵陈5~10份、翠云草5~10份、炙甘草3~5份。
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板蓝根15份、垂柳枝6份、莱菔子4份、半夏3份、凤尾草5份、徐长卿4份、车前子3份、郁金4份、茯苓5份、龙胆草6份、白花蛇舌草6份、虎杖7份、赤芍6份、升麻5份、茵陈8份、翠云草7份、炙甘草4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称取中药原料,加入冷水,没过药材2~5cm,浸泡1个小时;然后进行煎煮,先用武火煮开,煮开后转为文火熬煮20~40min;煮好后,滤出药汁作为头煎;将药渣重复上述步骤煎煮,煮好后,将两次煎煮的药汁合并即可。
药理分析:
板蓝根:苦,寒,无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现代药理学证明,板蓝根对多种病毒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垂柳枝:味苦,寒,无毒;入足阳明、厥阴经;功用祛风,利尿,止痛,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现代药理学证明,垂柳枝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作用是退黄疸、改善中毒症状;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主要作用是降酶、降絮;对传染性肝炎亦有预防作用。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嗳气打嗝,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痰壅喘咳等。
半夏:气微,味微涩;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凤尾草:性凉,味微苦,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吐血、便血、尿血等病症。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主注易亡走,啼哭,悲伤,恍惚。现代药理学证明,徐长卿具有镇痛、镇静和抗菌作用。
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之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治食少脘痞,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遗精尿浊等。现代药理研究报道,茯苓有免疫增强、抗肿瘤、利尿、镇静、提升白细胞、强心、抗衰老、保护胃肠、保肝和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未经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