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白发染黑的纯植物染发方法和染发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95478.6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4688616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2
发明(设计)人: 朱绍华;魏世萍;朱正亮;张莉丹 申请(专利权)人: 朱绍华
主分类号: A61K8/9789 分类号: A61K8/9789;A61Q5/10
代理公司: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44209 代理人: 郭文姬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发 植物 染发 方法 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染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含任何有害成分,无须化学腐蚀过程,对人体无毒,无刺激,不伤头发,能将白发染黑的纯植物染发方法和染发产品。

技术背景

在苯胺类化学染发剂问世之前,世界上的染发商品主要是植物粉末和无机化学产品等。后来人们发现,使用无机化学染发剂的人比较容易生病,且死亡率很高。为健康考虑,人们不敢再用无机化学染发剂。于是,纯植物的染发产品,几乎霸占了当时的染发市场。

直到1883年,法国人发明了相对安全的苯胺类化学合成染发剂。这种被誉为染发历史里程碑的产品,不仅能轻易地将白发染黑,还可将黑发腐蚀褪色后染成靓丽的颜色,所以上市不久便受到时尚界的推崇。更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使得原来只有少数贵族才能享用的染发,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大众型消费。而曾经畅销欧美1500年的番桂(热带海娜)树叶粉、印度小青叶粉等植物染发产品,因色彩单调、操作繁琐而从此在国际市场被边缘化。

随着染发人群的激增,苯胺类化学染发的危害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学界近30年的研究证明:苯胺类化学染发不仅损伤头发,刺激皮肤,还会引发白血病和多种癌症。其中,损伤头发和刺激皮肤的情况显而易见,但其致癌的特性却并不象无机化学染发那样在短期内就可显现,而是需要5年以上的潜伏期(准确地说应称为积累期)。这是因为,此类染发剂中必不可少的苯二胺及其衍生物质,在染发时会经由毛孔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却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通过代谢而不完全地排出。这些成分虽然在量微时对人体无害,但随着染发次数的增加,累积的剂量加上持续作用,就可能破坏造血干细胞,并引发器官组织癌变。

尽管如此,由于当时世界上没有更健康的技术能够将白发染黑,国际标准依然允许染发剂限量使用此类有害成分。与吸烟危害相比,社会对染发的危害性问题似乎更加无可奈何。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2003年确诊因染发而致患白血病47800例,肾癌32000例,淋巴癌11230例,膀胱癌10580例,皮肤癌19500例。而因染发直接导致死亡18710人,是当年引起全球恐慌的“非典”死亡人数的20多倍。同一年,中国消协曾受理有关染发的投诉7万余例,其中死亡200人。鉴此,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经在2006年4月16日以“美丽的代价”为题,引用大量惨痛实例和科学依据而提醒国人:化学染发会致癌!

健康乃至生命的威胁,迫使人们再度关注已被冷落百年的植物染发。

所谓植物染发,就是应用对人体完全无害的天然植物和辅料,对头发实施染色。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并未发现天然无毒而具实用价值的植物材料,能够将白发直接染黑。

热带海娜树叶富含褐红色素和树脂蛋白,是世界公认最好的天然染发材料。在有水分的条件下,离开植物细胞的海娜色素会缓慢释放并氧化显色,且仅在其释放期间能与角质细胞表面浸润结合。因此,用新鲜海娜叶捣碎的渣浆,或用干燥海娜叶粉调制的膏剂涂抹在头发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便可获得与头发表面牢固结合的半透明褐色树脂膜,从而将头发染成褐红色。印度小青叶含有与海娜色素物性相仿的靛蓝色素,用同样的方法,不仅可将白发染成蓝色,还能将白种人的红、黄色系的头发直接染成暖黑(自然黑)色或棕黑色。

理论上,褐红色与靛蓝色可以合成暖黑色或棕黑色。但海娜叶呈酸性,而小青叶呈碱性,二者相遇就会发生中和反应,不仅会阻碍植物色素显色,还会使已经显现的颜色消退。因此,以传统的染发方法很难将白发染成较深的颜色,尤其是在染粗硬而光亮的白发时。

与白种人细软的头发相比,黄种人的头发既粗又硬,表面光亮致密,且白发不完全透明,因而需要较厚的半透明植物染色膜,才能遮盖白发而实现染色。用传统的染发方法,不仅不可能获得国人所喜欢的自然黑色,即使是单纯的海娜染发,所获得的褐红色也相对较浅。

植物染发与化学染发的优点与缺点正好互补,于是催生出包含二者的“混合”染发。国外能将白发染黑的混合型染发粉,在调成膏剂后化学染色成分的含量已降至《标准》允许用量的1/3。由于“混合染发”只是减少而非杜绝化学染色剂,长期使用仍有致癌风险。

然而,国内染发市场从来没有“混合型”之说。商家对此类产品的称谓,通常是“植物染发”或其它更好听的名称,因而不会公开其有害组分。由于其有害成分并未超出化学染发剂的《标准》规范,加之国内对商品称谓并无严格限制,所以此类产品都能够合法上市。

综上所述,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染发商品,无论品牌或称谓如何,只要是能将白发直接染黑的,都含有可能致病的化学成分。真正健康安全的黑色染发,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空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绍华,未经朱绍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