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发送与接收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5491.1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0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程;罗飞;樊国栋;马维孝;姚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H04N21/643;H04N21/6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发送 接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包发送与接收的方法及设备,用以保证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数据包都能传输至接收端,从而保证接收端获取到完整的图像数据,提高图像的显示质量,减少了花屏或者黑屏的概率。所述方法包括:将预设时间长度内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分片封装,得到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数据包;将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缓存,并向接收端发送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数据包;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发送的用于指示接收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多个数据包中至少一个数据包接收失败的响应包时,根据所述响应包,查找本地缓存的所述接收端接收失败的数据包,并向所述接收端重新发送查找到的数据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包发送与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视频通话的画面效果,通常使用H.264对视频通话中图像数据进行编码与解码,其中,H.264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然而,为保证视频通话的实时性,H.264视频码流的传输通常采用基于C/S架构的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RTP)。RTP为交互式音频、视频等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送服务,下面将根据图1所示的流程图,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进行举例说明。
S101、采集一帧图像;
S102、调用H.264编码器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生成H.264视频码流,其中,所述视频码流中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抽象层单元(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NALU);
S103、根据RTP协议,将生成的H.264视频码流进行分片封装,得到至少一个RTP数据包,其中,所述视频码流中的NALU将被封装为至少一个RTP数据包;
S104、按照预设的媒体数据端口,将得到的RTP数据包利用面向无连接的实时传输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发送到接收方;通过预设的媒体数据端口,接收RTP数据包;
S105、根据RTP协议,将接收到的RTP数据包按照数据包对应的序列号进行重组,得到H.264视频码流;
S106、调用H.264解码器对H.264视频码流进行解码,生成一帧图像;
S107、显示生成的一帧图像。
其中,所述RTP协议的数据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V为RTP协议的版本号;P为填充标志;X为扩展标志;CC为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China Standard Recording Code,CSRC)计数器;M为标记,对于视频流,表示一帧图像数据的结束;PT为载荷类型,特指在用户数据字段中承载数据的载荷类别;SequenceNumber为序列号;TimeStamp为时戳;Synchronization Source(SSRC)Identifier为同步信源标识符;Contributing Source(CSRC)identifiers为特约信源标识符;H.264 NALU为H.264网络抽象层单元。
由S104可知RTP是基于UDP的对数据包进行传输的,传输的信道非常不稳定,因此,H.264视频码流在较复杂、负荷大的网络环境下传输,经常发生丢包的事件,而且在H.264的编码机制中,数据包之间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解码时需要依赖第一帧或者其他的数据包。因此,若丢失的数据包中包括帧内预测编码帧(I帧),则无法对接收到的视频码流进行解码,也就无法显示图像;若丢失的数据包中包括帧间预测编码帧(P帧),则由于数据包丢失,导致H.264视频码流不完整,解码显示出的图像像素缺失,从而出现花屏。又由于视频数据传输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因此当接收方接收到的数据包无法进行解码时,发送端只能再采集一帧新的图像,对该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封装,将封装得到的RTP数据包放置于发送队列等待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风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