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初衬钢筋网片模具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7289.2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军;宋建军;马靖彪;张斌;龚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0 | 分类号: | B23K3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钢筋 模具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奥法隧道施工中挂网喷锚支护技术领域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隧道初衬钢筋网片模具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初衬施工是新奥法的核心,由于隧道作业环境狭小,为快速安全施工,尽快固定围岩使其自身受力,网片挂设要求方便快捷,且搭接规范,尺寸合格,要求钢筋加工厂具有快速精准的网片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布设网片的隧道初衬钢筋网片模具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隧道初衬钢筋网片模具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5根1.5m等长度的Ф20或Ф22钢筋作为底部钢筋;
⑵将厚度为3~5mm的钢板用氧炔焰切割为宽为30~40cm,长分别为1.5m、1.2m的长方形各两块,然后焊接成宽为1.2m、高为1.5m、深为0.3~0.4m的呈“口” 字形钢板边框;
⑶将所述底部钢筋竖直按20cm等间距排列,并焊接于所述钢板边框的底部;
⑷以所述钢板边框右下角为控制点,预留施工搭接长度,确定网片右下角第一个节点位置,并在所述底部钢筋上标出网片节点,然后再依次确定其余节点,并使节点位置横竖在一条直线上;最后将0.3~0.4m长的Φ8钢筋作为节点控制钢筋沿所述钢板边框的深度方向垂直焊接在所述钢板边框框底钢筋已标网片节点处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对钢筋网提前批量加工,有效地改善了现场空间小,且受隧道断面的影响,台车上钢筋运输及拱腰以上至拱顶钢筋绑扎极其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网片布设速度,为及早喷射混凝土使围岩自身受力赢得了时间,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不但节省了劳力,而且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系数。
2、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1—底部钢筋 2—钢板边框 3—节点控制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隧道初衬钢筋网片模具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5根1.5m等长度的Ф20或Ф22钢筋作为底部钢筋1;
⑵将厚度为3~5mm的钢板用氧炔焰切割为宽为30~40cm,长分别为1.5m、1.2m的长方形各两块,然后焊接成宽为1.2m、高为1.5m、深为0.3~0.4m的呈“口” 字形钢板边框2;
⑶将底部钢筋1竖直按20cm等间距排列,并焊接于钢板边框2的底部;
⑷以钢板边框2右下角为控制点,预留施工搭接长度,确定网片右下角第一个节点位置,并在底部钢筋1上标出网片节点,然后再依次确定其余节点,并使节点位置横竖在一条直线上;最后将0.3~0.4m长的Φ8钢筋作为节点控制钢筋3沿钢板边框2的深度方向垂直焊接在钢板边框2框底钢筋已标网片节点处即可。
使用时,按尺寸调直切断不同长度钢筋,钢筋长度控制在0.5~1.5m之间,再按竖向一层、横向一层的顺序紧靠节点控制钢筋3逐层摆放,钢筋放置完成后进行节点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7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焊接装置
- 下一篇:塞头与喷嘴接头的连体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