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耳孔口倒圆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8208.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康云;陈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C26/00;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9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孔 口倒圆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倒圆角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耳孔口倒圆角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吊耳的滑动轴承压装孔加工通常采用有采用粗加工进行倒 大角,然后精加工采用拉力拉孔,依靠孔两端自然形成倒角,其虽然可以 完成滑动轴承压装孔的倒圆角加工,然而其加工的孔口倒角存在不规则的 棱边,压装时容易损伤滑动轴承的外圆面,适用性受到影响;也有采用普 通镗床精镗孔并倒角,其加工效率一般且孔口倒角也较规则,然而其也存 在棱力,压装时容易损伤滑动轴承的外圆面,适用性受到影响,难以满足 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满足孔口圆角 平滑过渡要求且效率高成本低的吊耳孔口倒圆角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耳孔口倒圆角方法,包括挤压圆 角冲头和挤压工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吊耳进行粗加工,完成对吊耳压装孔的加工,同时在压装孔 的孔口加工小倒角;
步骤B,将步骤A中具有小倒角孔口的吊耳置于挤压工装内,使用铜棒 敲击挤压圆角冲头的顶部,使挤压圆角冲头配合挤压工装将孔口的小倒角 通过冷挤压法挤压出平滑的过渡圆角。
所述挤压圆角冲头包括冲头受力柱,设置在所述冲头受力柱下端的冲 头挡板和设置在冲头板下端的圆角冲头体,所述圆角冲头体的直径为 40.5mm设置,所述冲头受力柱的高度为65mm设置,所述冲头挡板的厚度为 15mm设置,所述冲头受力柱的直径为50mm设置。
所述挤压工装包括底座和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承力座,所述承力座的 高度与吊耳压装孔的长度相同,在所述圆角冲头体进入吊耳压装孔时,所 述冲头档板的下端面抵压在承力座的顶面实现圆角深度定位。
在所述步骤A中,吊耳压装孔为拉床拉削成型。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通过挤压圆角冲头 配合挤压工装,采用冷挤压法实现对吊耳完成挤压出平滑的过渡圆角,其 加工的倒角规则性强且没有棱力,在压装时不容易损伤滑动轴承的外圆面, 适用性好,同时可有效的保证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 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挤压圆角冲头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挤压圆角冲头与挤压工装组合加工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 方法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中挤压圆角冲头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 本发明挤压圆角冲头与挤压工装组合加工时结构示意图。
见图1至图3,其中图3中附图标号3为吊耳工件,一种吊耳孔口倒圆 角方法,包括挤压圆角冲头1和挤压工装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吊耳进行粗加工,完成对吊耳压装孔的加工,同时在压装孔 的孔口加工小倒角;
步骤B,将步骤A中具有小倒角孔口的吊耳置于挤压工装内,使用铜棒 敲击挤压圆角冲头的顶部,使挤压圆角冲头配合挤压工装将孔口的小倒角 通过冷挤压法挤压出平滑的过渡圆角。
所述挤压圆角冲头1包括冲头受力柱11,设置在所述冲头受力柱11下 端的冲头挡板12和设置在冲头板12下端的圆角冲头体13,所述圆角冲头 体13的直径为40.5mm设置,所述冲头受力柱11的高度为65mm设置,所 述冲头挡板12的厚度为15mm设置,所述冲头受力柱11的直径为50mm设 置。
所述挤压工装2包括底座21和竖直设置在底座21上的承力座22,所 述承力座的高度与吊耳压装孔的长度相同,在所述圆角冲头体进入吊耳压 装孔时,所述冲头档板的下端面抵压在承力座的顶面实现圆角深度定位。
在所述步骤A中,吊耳压装孔为拉床拉削成型。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 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 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用水性环氧树脂上浆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绞纱上浆专用浆料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