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无线通信异构多网环境中的网络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8523.3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农;邓艺娜;卓灵;黄天聪;刘孝先;朱韵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无线通信 异构多网 环境 中的 网络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无线通信异构多网环境中的网络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侦听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或者侦听终端所在网络的信号,并根据侦听到的网络信号判断该网络是否处于性能下降状态;S2.触发网络选择:根据业务类型以及网路性能,构建选网模型,确定网络的决策属性,并依据决策属性对候选网络进行排序,筛选最优网络;本发明提供的选网方法,能够将候选网络尽心排序并筛选出最优的网络供电力设备的终端接入,保证电力系统的通信服务质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无线通信异构多网环境中的网络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通过对基础信息流分层、分级,实现海量信息的纵向贯通与横向集成,需要利用电力通信网对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和管理等各环节实施全方位、动态化、智能化监测、分析和调控,要求电力通信网能支持电力业务的灵活接入;电力无线通信网支撑用户量大面广、业务高并发、运行环境复杂,任何单一通信体制均无法满足全部需求,表现为TD-LTE无线通信专网、WiMAX无线通信专网、智能电网邻域网和230MHz电力无线专网等异构多网混合共存,覆盖不同区域,互为补充。
对于电力系统的终端而言,电力通信的异构多网共存能够实现无缝覆盖,并且覆盖不同的区域,支持多模终端接入覆盖区域内的任何网络,然而,不同网络在体系结构和提供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性能方面存在差异,终端需要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对各网络进行性能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网络接入,能够触发网络选择的原因很多:一是不同接入网采用不同的接入规范、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与QoS保障能力;二是业务QoS需求呈现多样性,如果网络选择不合理,那么会导致服务质量低,而且系统资源的浪费率高,然而,如何选择最佳网络使电力系统的终端接入成为了电力通信中的技术难点,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及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难点。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电力无线通信中异构多网共存环境中的选网方法,能够将网络进行准确排序,并且准确设备最佳网络使电力系统的终端设备接入,保证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无线通信异构多网环境中的网络选择方法,能够将网络进行准确排序,并且选择最佳网络使电力系统的终端设备接入,保证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无线通信异构多网环境中的网络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触发网络选择:
根据业务类型以及网络性能,构建选网模型,确定网络的决策属性,并依据决策属性对候选网络进行排序,筛选最优网络;选网模型为:
其中,Ci为候选网络i与理想网络P之间的有效距离;且有效距离Ci最小的候选网络为最优网络;为候选网络的属性值i与正理想属性值I+的绝对距离,候选网络的属性值i和负理想属性值I-之间的绝对距离。
进一步,所述决策属性为包括传输时延、丢包率、时延抖动、传输速率和可用容量。
进一步,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1:侦听终端发起的业务请求;或者侦听终端所在网络的信号,并根据侦听的信号判断该网络是否处于性能下降状态态。
进一步,步骤S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0.构建选网决策矩阵D:
其中m表示候选网络数,n表示决策属性数,dij(i=1,2,…,m;j=1,2,…,n)表示候选网络i对决策属性j的表现;
步骤S21.将选网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生成归一化决策矩阵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