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仓溜槽下料口改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9143.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詹建新;暴国兴;杨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槽 下料口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溜槽,具体是一种焦仓溜槽下料口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部的焦仓溜槽下分为汽车仓和皮带仓,原设计为在溜槽的中间开了一个500mm×600mm下料口,使焦炭一部分从中间落入汽车仓。但下料口经过焦炭的经常磨损与打砸极易损坏。损坏后只能补焊或者更换溜槽,影响生产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使用寿命、方便快捷的焦仓溜槽下料口改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焦仓溜槽下料口改进装置,包括溜槽底板、溜槽侧板、溜槽下料口与铸件,溜槽侧板安装在溜槽底板的两端,在溜槽底板上开设溜槽下料口,铸件与溜槽下料口的尺寸相同,铸件放在溜槽下料口的位置,溜槽下料口两端的下方制作支撑,铸件通过支撑固定在溜槽下料口上;所述铸件的中间开设长方形的铸件下料口,且在铸件下料口的宽边的两端保留两个半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溜槽下料口与铸件的尺寸均为500mm×1200-140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铸件下料口的尺寸为250-350mm×900-1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铸件延长了铸件下料口的长度,减少了焦炭下落时,对铸件下料口边沿的摩擦与打砸,减少了铸件下料口损坏的频率,延长溜槽的使用时间。当铸件下料口损坏时也只需要及时更换铸件,方便快捷,缩短了检修时间与频率,解决了原溜槽需焊接或者严重时需整体更换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改造减少了检修时间与检修频率,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来的溜槽;
图2是下料口经常损坏处;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中:1-溜槽底板、2-溜槽侧板、3-溜槽下料口、4-下料口损坏处、5-支撑、6-铸件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原来的溜槽包括溜槽底板1、溜槽侧板2与溜槽下料口3,溜槽底板1上开设有500mm×600mm的溜槽下料口3,由于焦炭的冲击及打砸及易造成下边沿损坏如图2中的下料口损坏处4。
请参阅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焦仓溜槽下料口改进装置,包括溜槽底板1、溜槽侧板2、溜槽下料口3与铸件,溜槽侧板2安装在溜槽底板1的两端,在溜槽底板1上开设500mm×1200-1400mm长方形的溜槽下料口3,溜槽下料口3两端的下方制作支撑5,再铸造500mm×1200-1400mm的铸件,铸件的尺寸与溜槽下料口3尺寸相同,铸件的中间开设250-350mm×900-1100mm的铸件下料口6,铸件下料口6变成长方形,同时在长方形的铸件下料口6的宽边的两端保留两个半圆,半圆是减少焦炭的打砸,延长铸件的使用时间,铸件放在溜槽下料口3的位置,通过支撑5进行固定。铸件延长了铸件下料口6的长度,减少了焦炭下落时,对铸件下料口6边沿的摩擦与打砸,减少了铸件下料口6损坏的频率,延长溜槽的使用时间。当铸件下料口6损坏时也只需要及时更换铸件,方便快捷,缩短了检修时间与频率,解决了原溜槽需焊接或者严重时需整体更换的问题。通过改造减少了检修时间与检修频率,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绕线棒
- 下一篇:一种电机的多环路功率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