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9607.9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涛;张明忠;郝庆乐;李奎;陆钢;刘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瑞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技术 制备 小口径 金属管 工艺 | ||
1.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管坯,管坯除鳞、切定尺;
(2)将管坯安装到送料机构上,确保芯模装置穿过管坯内孔;
(3)将芯模装置进给至固定位置,使芯头部分位于模具定径区内;
(4)进料机构将管坯送至旋锻机箱内旋锻;
(5)重复步骤(2)~(4),经1~3道次至成型过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择的管坯外径比产品外径大2~10mm;管坯用酸洗或喷丸的方法除鳞,定尺长度为0.5~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芯模装置的芯杆和芯头为一体结构,芯杆与芯头过渡锥角β=5~8°,小于模具圆锥半角α;芯头部分长度为模具定径区长度的1/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管坯进给速度为0.5~1.5m/min,道次减径率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适用于各类金属材质小口径厚壁管的成型,能够生产外径在5~30mm,壁厚1.5mm~10mm的厚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旋锻技术制备小口径厚壁金属管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所得产品尺寸精度为±0.02~±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瑞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瑞诚金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96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