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达埃博拉GP蛋白的重组黄热病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00030.9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5441395B 公开(公告)日: 2019-09-24
发明(设计)人: 袁志明;张振清;黄弋;张波;蔡全信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7/01 分类号: C12N7/01;C07K16/1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1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表达 埃博拉 gp 蛋白 重组 黄热病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埃博拉GP蛋白的重组黄热病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将埃博拉病毒的edited GP插入到黄热病毒疫苗株(yellow fever17D,YF17D)的E和NS1之间,构建具有传代能力的重组病毒。病毒滴度达106PFΜ/ml,可检测到埃博拉GP蛋白的表达。该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对埃博拉病毒GP蛋白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抗体。该重组病毒可进一步用于开发制备预防埃博拉的特异性抗血清,在埃博拉感染的应急治疗中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埃博拉重组病毒构建、制备方法及其在抗埃博拉血清制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μs,EBOV)是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包括苏丹型埃博拉(Sμdan ebola)、扎伊尔型埃博拉(Zaire ebola)、科特迪瓦型埃博拉(Cote d'Ivoireebola)、本迪布焦型埃博拉病毒(Bμndibμgyo ebola)和雷斯顿型埃博拉(Reston ebola)等5种亚型。埃博拉病毒一般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等传播,能够引发脊椎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症状,人感染病例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但到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和疫苗,被WHO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4级病毒和潜在的生物战剂。该病毒首次报道于1976年在非洲报道,此后几十年一直在非洲大地零星爆发。

今年4月以来,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西非四国爆发和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疫情最新通报,截至8月20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615例,1427人死亡,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对他国家的公共健康构成威胁。尽管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疫情主要发生在非洲四国,但是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大量人员频繁来往于中非之间,埃博拉疫情将对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埃博拉疫情的防控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次疫情给以了高度关注,发布了埃博拉防控的指导性文件,启动了相应的应急科技支撑项目。虽然埃博拉病毒没有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非洲贸易、旅游、合作、及人员往来的增多,埃博拉病毒对各国人民的威胁与日俱增,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流量大的国家,更需要对此类病毒的入侵做好储备性工作。其中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早期核酸和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完善是有效进行埃博拉病毒防控的重要措施。同时在目前世界范围内缺少埃博拉病毒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情况下,获得对埃博拉病毒特异性抗血清对埃博拉病人进行应急治疗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制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一直被认为是有效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埃博拉病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安全危害四级的病毒,开展埃博拉病毒培养、病毒操作和动物感染实验需要在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而且世界各国对从事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和埃博拉病毒的保藏有及其严格的管理规定,所以有关康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大部分依赖于重组病毒进行。截止目前,埃博拉重组病毒主要有利用腺病毒,VSV(水泡性口炎病毒),VLP(类病毒) 等来构建,研究结果显示这些重组病毒能有效诱导实验动物小鼠产生对埃博拉病毒结构蛋白产生特异性抗体,而且证明诱导产生的抗体与埃博拉病毒的结构蛋白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但抗体对埃博拉病毒的中和反应及其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动物实验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这是目前开展抗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存在的无法克服的技术障碍。黄热病毒疫苗株作为灭活和减毒菌株已经安全地用于抗黄热病毒疫苗的制备,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用于黄热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已经安全应用了几十年,在黄热病毒的防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疫苗菌株,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有人利用黄热病毒的疫苗株构建埃博拉重组病毒用于埃博阿拉病毒抗血清的制备。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0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