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终端自动自主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0396.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声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终端 自动 自主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终端进行自主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即待测终端作为测试设备对于自身进行各种性能测试,不需要额外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测试通信音频终端的质量的方式是:
1、待测终端放置于承载的抽屉,操作按钮使得承载待测终端的抽屉进入测试箱;
2、不同的测试项目需要不同的测试设备,如射频测试需要射频测试设备,视频测试需要视频测试设备,音频测试需要音频测试设备等等;
3、测试需要专门的标准测试设备,如射频需要综测仪,视频测试需要标准摄像头,音频测试需要标准麦克风和标准音源,等等;
4、测试的基本流程都是由另外的计算设备来发送测试信号,用标准设备来测试待测器件,然后将测试结果送回到计算设备进行分析和结果呈现。
现有的方式存在以下的缺点:
1、需要各种标准设备、采集/控制设备和计算设备,成本高;
2、设备多且复杂、设置繁琐;
3、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通信终端自主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既保证测试自动自主化和易用性,又降低成本、提高测试效率。由于现有的通信终端都为智能设备,其本身就是一部电脑,并且包括各种发射和接收传感器,所以完全具备自主进行测试的条件和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信终端自动自主测试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手动或者自动将待测终端放置于测试箱里;
步骤二、待测终端由自身的发送传感器发送测试信号,自身的相对应的接收传感器来接收测试信号,然后待测终端自身的处理和计算部件对接收的测试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测试结果;
步骤三、测试完成后,手工或者自动把完成测试的待测终端拿出测试箱;
步骤六、手工或者自动把另外的待测终端放进去,重复以上的操作。
同时,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装置组成的例子,即一种通信终端自动自主测试装置,它由测试箱1、装载待测终端的抽屉2、滑轨3、待测终端4、待测终端自身的第一接收传感器5、第二接收传感器6、第一发送传感器7、第二发送传感器8、处理器9组成。发射传感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接收传感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待测终端4内部存储测试信号,所述待测终端4自身控制测试过程中的通路切换、测试流程、测试信号发送、测试信号接收,并且进行测试信号处理分析和测试结果呈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专利不需要专门的标准测试设备,从而大大提高通信终端测试的方便性和效率,降低测试设备成本、简单灵活易用,而且易于实现测试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的一种实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的一种实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显示装置的装置俯视的示意图。
因为现代的通信设备都是智能设备,其自身就是一部电脑,所以本发明提出一种的通信终端自主检测自己的方法和装置,既保证测试自动化和易用性,又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待测终端的自主测试的流程如下:
1)手动或者自动将待测终端放置于从测试箱里退出来的抽屉(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里;
2)抽屉手工或者自动载着待测终端推进测试箱里;
3)待测终端由自身的发送传感器发送测试信号,自身的相对应的接收传感器来接收测试信号,然后待测终端自身的处理和计算部件对接收的测试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测试结果;对于发送传感器的例子,就射频测试而言就是发送天线,就视频测试而言就是显示屏,就音频测试而言就是扬声器或者听筒或者震动器;对于接收传感器的例子,就射频测试而言是接收天线,就视频测试而言是摄像头,就音频测试而言是麦克风;
4)测试完成后(或者更早接收完测试信号)后载有完成测试的待测终端退出来;
5)手工或者自动把完成测试的待测终端拿出抽屉;
6)手工或者自动把另外的待测终端放进去,重复以上的操作。
本发明设计一个通信终端自身自主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待测终端自身预置测试信号和测试程序;
2)待测终端自身控制内部的测试通路切换、测试流程和测试信号及测试结果的流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声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声科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0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