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洗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1072.4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盛小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36 | 分类号: | B08B9/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洗瓶机 | ||
1.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进出料装置,所述进出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1)、出料通道(2)和传动机构,所述进料通道(1)与出料通道(2)之间设置有洗瓶装置,所述洗瓶装置进料口与进料通道(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洗瓶装置出料口与出料通道(2)的进料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装置包括清洗工位(3)和擦吸工位(4),所述清洗工位(3)和擦吸工位(4)之间设置有间隔板(5),所述洗瓶工位的上方设置有将瓶子夹送至下一个工位的送料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瓶装置还包括清洗机械手装置,所述清洗机械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71),所述第一气缸(71)的活塞杆设置有第一连接板(72),所述第一连接板(72)设置有第一清洗机械手(73)和第二清洗机械手(74),所述第一清洗机械手(73)与清洗工位(3)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清洗机械手(74)与擦吸工位(4)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清洗机械手(73)设置有清洗毛刷(731)和喷水孔,所述第二清洗机械手(74)设置有擦水海绵(7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毛刷(731)和擦水海绵(741)均开设有与瓶身相匹配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工位(3)包括第一转盘(31),所述第一转盘(31)设置有用于容置瓶子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转盘(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机马达(32),所述第一电机马达(32)的转轴与第一转盘(31)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吸工位(4)包括第二转盘(41),所述第二转盘(41)设置有用于容置瓶子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转盘(4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马达(42),所述第二电机马达(42)的转轴与第二转盘(41)驱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6)包括第二连接板(61),所述第二连接板(61)的旁侧设置有驱动送料装置(6)横向移动的横向进给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61)还设置有第二气缸(62),所述第二气缸(62)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三连接板(63),所述第三连接板(63)设置有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三组夹瓶机械手(64)以及驱动夹瓶机械手(64)进行夹瓶动作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二气缸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651),所述第三气缸(651)的活塞杆连接有铰接座(652),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两根铰接杆(653),两根所述铰接杆(653)的一端均与铰接座(652)铰接,两根所述铰接杆(653)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夹持板(654),所述铰接座(652)还设置有抵压头(6521),所述抵压头(6521)连接有压杆(6522),所述压杆(6522)设置有瓶口压模(6523),三组所述夹瓶机械手(64)均与夹持板(654)连接,所述夹瓶机械手(64)设置有瓶身夹模(6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进给机构包括第四气缸(66),所述第二连接板(61)的下方设置有滑轨(67),所述第二连接板(61)的底部设置有与滑轨(67)滑动配合的滑座(611),所述第四气缸(66)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板(61)的旁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马达(81),所述第三电机马达(81)的电机轴套接有主动轮(82),所述进料通道(1)包括第一传送带(11)和驱动第一传送带(11)送料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第一从动轮(83),所述第一从动轮(8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从动轮(84),所述出料通道(2)包括第二传送带(21)和驱动第二传送带(21)送料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第三从动轮(85),所述第三从动轮(85)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从动轮(86),所述第二从动轮(84)和第四从动轮(86)均通过传动链与主动轮(82)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84)通过传动链与第一从动轮(83)传动连接,第四从动轮(86)通过传动链与第三从动轮(85)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0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