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2836.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强;梅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量有限的资源进行大批量的申请和使用,因为这些资源数量有限,所以使用时往往需要对申请者的使用时间进行限制,即申请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这些资源。
由于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这些资源,因此,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目前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在每个资源对象中保存最后被激活的时刻T1,然后用一个定时器,每T时间遍历一遍所有资源对象,对那些现在时刻T2减去T1大于使用时间的资源对象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全局只有一个定时器,不过每T时间就要检查全部资源对象,如果资源对象数目巨大,则会比较费时。另一种管理方法是,在每个资源对象中设置一个定时器,预设使用时间为T,在超过T时就处理资源对象。当然,每次收到数据就要更新资源对象中的定时器。这种做法需要很多个定时器,会频繁更新资源对象中的定时器,如果资源对象数目比较大,对事件循环造成压力,且比较费时。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管理方法都需要设置定时器,实现成本高、比较复杂,且比较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资源对象利用率优点的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的处理方法,该资源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待管理的资源对象添加到预设的数据结构中,并为资源对象初始化引用计数;对资源对象进行监控,并根据资源对象的状态更新对应的引用计数;以及根据资源对象的引用计数处理对应的资源对象。
上述资源的处理方法实施例,通过将待管理的资源对象添加到预设的数据结构中,并为资源对象初始化引用计数,然后对资源对象进行监控,并根据资源对象的状态更新对应的引用计数,最后根据资源对象的引用计数处理对应的资源对象,从而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其他硬件设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对使用时间有限制的资源对象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实现成本,且实现简单,适用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的处理装置,该资源的处理装置包括:添加模块,用于将待管理的资源对象添加到预设的数据结构中,并为资源对象初始化引用计数;更新模块,用于对资源对象进行监控,并根据资源对象的状态更新对应的引用计数;以及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资源对象的引用计数处理对应的资源对象。
上述资源的处理装置实施例,通过添加模块将待管理的资源对象添加到预设的数据结构中,并为资源对象初始化引用计数,通过更新模块对资源对象进行监控,并根据资源对象的状态更新对应的引用计数;通过处理模块根据资源对象的引用计数处理对应的资源对象,从而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其他硬件设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对使用时间有限制的资源对象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实现成本,且实现简单,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资源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五。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六。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七。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八。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九。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资源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资源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资源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资源的处理方法包括:
S101,将待管理的资源对象添加到预设的数据结构中,并为资源对象初始化引用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2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