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3537.X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秉喜;郭大勇;高航;张博;马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钢丝绳 外层 丝用盘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加工用盘条产品,涉及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 丝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曳引式驱动、液压驱动、强制驱动(卷筒 驱动)、齿轮链条、螺杆驱动等方式,其中曳引驱动为主要驱动方式, 占80%以上,应用最为广泛,其驱动结构主要由曳引机(电动机、制 动器、曳引轮组织)和钢丝绳组成,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 吊轿厢,另一端悬吊配重装置,以曳引机作为动力源,由钢丝绳和曳 引轮之间的摩擦产生曳引力驱动轿厢运行。
电梯钢丝绳是电梯的重要部件,承受着轿厢和配重的重量,依靠 其与曳引轮绳槽间的摩擦力将曳引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轿厢并驱动 它做升降运动,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钢丝绳绕着曳引轮、导向轮 或反绳轮做双向的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钢丝绳需要承受单向或双向 的弯曲应力,磨损与疲劳的复合作用是造成钢丝绳内部钢丝断裂的主 要原因,因此要求电梯曳引钢丝绳要具有较高的强度、疲劳寿命及耐 磨性。
电梯曳引钢丝绳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单强度钢丝绳,即钢丝绳 外层股的外层丝与内层丝强度级别相同,单钢号、单强度,强度一般 为1570MPa、1770MPa;第二种是双强度钢丝绳,即钢丝绳外层股的 外层丝比内层丝强度低,双钢号、双强度,外层丝强度一般为 1370MPa,内层丝强度一般为1770MPa。好的电梯绳生产工艺是双钢 号双强度生产工艺,进口电梯曳引钢丝绳都是双钢号双强度钢丝绳, 电梯制造商实际订购的电梯绳绝大部分也是双强度钢丝绳,选择双强 度电梯钢丝绳是因为外层丝在其强度较小的时候硬度也会比较低,当 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发生摩擦时,首先受到较严重磨损的是钢丝绳, 这样能够保证曳引轮的使用寿命,且钢丝绳因磨损与疲劳的复合作用 造成的断丝,发生在外层股外层丝的几率要大于内层丝,这样便于发现 钢丝绳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观察电梯绳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新钢 丝绳,同时电梯绳外层丝的柔韧性和内外层丝的强度也是电梯绳使用 寿命的关键。
目前钢丝绳生产厂普遍采用碳素结构钢(钢号为45#、55#、60# 和65#等)生产电梯曳引钢丝绳,远远不能满足电梯曳引钢丝绳生产 对原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各 种缺陷,提供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用盘条及其生产方法。为了 开发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用盘条,本发明专利通过盘条成分设计及 冶炼和轧制工艺设计,形成了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用盘条的生 产工艺,满足了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生产对盘条的要求。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为:通过控制碳、锰含量,为控制钢丝最 终强度和硬度奠定基础;通过控制盘条P、S、O元素含量及精炼工 艺来控制盘条中非金属夹杂物,严重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存在,不仅降 低线材的冷加工性能,而且作为疲劳源大大降低钢丝疲劳寿命;通过 控制N元素含量提高钢质纯净度,改善盘条拉拔性能,提高钢丝的 疲劳寿命;通过控制盘条轧后冷却,提高盘条的组织和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曳引钢丝绳外层丝用盘条,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 为:[C]:0.48%~0.51%,[Si]:0.15%~0.30%,[Mn]:0.40%~0.60%, [P]≤0.015%,[S]≤0.010%,全氧:0.0020%-0.0030%,[N]: 0.0030%-0.0040%,不可避免的杂质不高于0.10%,其余为铁。
这些成分的范围设定理由如下所述。
碳是钢中的主要强化元素,决定了钢丝最终的强度和硬度,碳含 量范围大导致钢丝的强度、硬度波动范围大,因此碳范围越小越好, 所以生产外层丝用盘条中碳含量控制在0.48%-0.51%。
硅是冶炼过程的主要脱氧元素。硅含量低将导致钢液脱氧不足; 但是,过高的硅含量导致钢中残余氧化物夹杂粗大,对钢的应用性能 不利。因此,钢中硅含量控制在0.15%~0.30%。
锰也是一种提高盘条强度的元素,Mn含量对钢丝最终强度和硬 度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设计外层丝用盘条成分中,要控制盘条中锰 含量和波动范围,因此钢中锰含量控制在0.40%~0.60%。
磷、硫都是钢中有害杂质元素,要求盘条[P]≤0.015%,[S]≤ 0.010%,在不造成其他影响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3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