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04087.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矿、冶金、纺织及机床制造等领域中,通常液压油缸需要通过复杂的液压系统来实现,需要专门设立液压站。作为液压站必须具备液压油泵、电动机、液压油箱、溢流阀、二位三通阀等液压元件,造成制造成本高,而采用阻尼装置即可大大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用以解决液压站系统复杂,制造成本高的弊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包括:沿轴向且同中心轴依次排列连接在一起的气缸筒和油缸筒;所述气缸筒内设置有气缸活塞,所述气缸活塞将所述气缸筒的内腔分为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气缸筒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的第二气口;所述油缸筒内设有油缸活塞,所述油缸活塞将所述油缸筒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气缸活塞与所述油缸活塞的相对面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油缸活塞还连接有沿远离所述气缸筒且沿轴向方向穿出所述油缸筒的动力杆。
优选地,所述油缸筒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油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油腔连通的第二油孔,所述第一油孔与所述第二油孔通过导油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油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导油管内油液流量的调速阀。
优选地,所述动力杆的端部连接有联结叉。
本发明提供的阻尼装置,通过设置气缸筒,使得气缸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油缸筒内的油缸活塞工作,在系统装置中只需设置能够供给气压的设备,省去了复杂的液压驱动元器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阻尼装置与调速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调速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结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阻尼装置,包括:沿轴向且同中心轴依次排列连接在一起的气缸筒1和油缸筒2;气缸筒1内设置有气缸活塞11,气缸活塞11将气缸筒1的内腔分为第一气腔12和第二气腔13,气缸筒1上形成有与第一气腔12连通的第一气口14以及与第二气腔13连通的第二气口30;油缸筒2内设有油缸活塞21,油缸活塞21将油缸筒2的内腔分为第一油腔22和第二油腔23;气缸活塞11与油缸活塞21的相对面上连接有活塞杆3,油缸活塞21还连接有沿远离气缸筒1且沿轴向方向穿出油缸筒2的动力杆4。
在本发明中,气缸筒1与油缸筒2固定在一起,油缸筒2连接在气缸筒外。在内部,气缸活塞11与油缸活塞21通过活塞杆3相互连接,在气缸活塞11的带动下使油缸活塞21随之同向运动,而油缸活塞21又带动动力杆4对外做功,从而完成工作过程。
进一步,油缸筒2上形成有与第一油腔22连通的第一油孔24,以及与第二油腔23连通的第二油孔25,第一油孔24与第二油孔25通过导油管6连通。
通常还可以在导油管6上安装用于控制导油管6内油液流量的调速阀7。
进一步,为了外接设备,动力杆4的端部还可以连接有联结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