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4464.6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康一;陈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固封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封断路器中的固体极柱,特别是一种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固封极柱是用于固封断路器中,开断中高压电流的主要零部件,其一般由绝缘外壳、上下出线座及其它的连接件组成,在上下出线座中安装有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凭借其优良的绝缘和熄弧性能,实现电路的关合或分断。真空灭弧室在关合时,其动、静触头之间会相互连接,同时会有一定的工作电流流经灭弧室的触头系统,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真空灭弧室中各接点温度的升高,温度上升到一定的值时会严重影响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的使用寿命。为此现有的部分固封极柱上安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架,散热架直接裸露安装在固封极柱顶部,这样结构的固封极柱只能用于开断1万伏左右电压的断路器。若要开断3.5万伏或更高电压电流的话,裸露安装的散热架就无法保证相间绝缘和对地绝缘要求,电流会通过散热架逸出,击穿并导致固封极柱甚至断路器的损坏;而且开断3.5万伏或更高电压电流时,现有的散热架结构已经无法将固封极柱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且现有的散热架裸由于裸露安装,为保证其绝缘性能,故在其表面上涂抹上一层绝缘涂料,但是绝缘涂料会阻碍散热架的散热性能,使得现有的固封极柱在开断高压电流的过程中,散热架的散热作用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现有的固封极柱安全性能不够好,散热效果不好,电流开断能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本发明的固封极柱具有安全性能好,散热效果好,电流开断能力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包括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内部装入有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与绝缘拉杆连接,在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真空灭弧室两端分别对应的上出线和下出线,绝缘外壳顶部设置有绝缘筒,散热架安装在绝缘筒筒体中,绝缘筒的内壁上设有伞裙。
前述的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所述绝缘筒与伞裙之间为复合结构,伞裙设置在放入绝缘筒中的胶套的内壁上,胶套的外壁与绝缘筒内壁贴合。
前述的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所述上出线和下出线之间的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由外向里开口的烟道,烟道向上延伸贯通至绝缘筒的空腔中。
前述的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所述绝缘拉杆装入绝缘外壳的下端壳体中,在下端腔体头端绝缘拉杆与动导电杆连接处设置有由里向外延伸至下出线端部的散热孔。
前述的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所述绝缘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伞裙。
前述的带屏蔽筒的固封极柱,所述绝缘拉杆装入绝缘外壳的下端壳体中,装入部分的绝缘外壳的内壁和/或外壁上设置有伞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固封极柱设置有与绝缘外壳一体成型的绝缘筒,散热架放入绝缘筒中绝缘效果良好,绝缘筒的内壁上直接设置有伞裙或在放入绝缘筒的胶套上设置有伞裙,增加了电流的爬电距离,避免散热架上的高压电流直接从光滑的绝缘筒内壁上逸出后,击穿并导致固封极柱甚至断路器损坏;在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烟道, 会形成烟道效应,烟道头端的热空气向上飘,而冷空气会从烟道的底部入口进入形成循环,不断地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空气带走,保证了固封极柱的正常工作;设置有散热孔,通过该散热孔与绝缘外壳下端的腔体形成一个散热通道,将真空灭弧内部产生的部分热由该孔导出外部环境;而在绝缘筒外壁上设置有伞裙、在绝缘拉杆装入部分的绝缘外壳内壁和/或外壁上设置有伞裙,从而增大了电流的爬电距离,有限解决了逸出的高压电流产生的绝缘击穿破坏问题。本发明的固封极柱使用过程中可以用于开断3.5万伏或更高电压电流,而且该固封极柱散热情况良好,避免了固封极柱局部温度过高使得开关绝缘材料开裂、老化、绝缘性能下降,提高了固封极柱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固封极柱安全性能更好,散热效果更好,电流开断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绝缘外壳,2-真空灭弧室,3-绝缘拉杆,4-动导电杆,5-上出线,6-下出线,7-绝缘筒,8-散热架,9-烟道,10-散热孔,11-胶套,12-伞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未经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国营第七七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挡墙条形砖及挡墙
- 下一篇:通用物件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