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5643.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峰 |
主分类号: | A61K38/28 | 分类号: | A61K38/28;A61P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胰岛素 调整 血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快速的增长,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人群将近一亿,但我国2型糖尿病仅10%控制达标,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非常不理想。由于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较差,中国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中60%血糖没有达标,其中较大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普通老百姓把医生开具的胰岛素带回家自己打,但往往不懂调整剂量的方法,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甚至增加了并发症及低血糖的风险,常常不得不三天两头往医院跑,难调者甚至还得住院调整,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及金钱。
而且更让人无奈的事是,有些患者在住院时医生调的很好,回家后由于饮食量、活动量的变化,血糖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而这时患者往往又会因为不会正确地调整剂量,导致血糖再次的控制不佳,这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低血糖发生率减少,控制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的方法,早(中)晚利用列表的方法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其核心内容用以下几点进行简单介绍:
(1)适用于:普通糖尿病人群自我血糖管理和辅助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2)在我国使用较广泛的预混胰岛素是诺和锐30、诺和灵30R、优泌灵30/70,使用这三种胰岛素的患者均可以使用列表的方法来调整血糖。(诺和灵30R =诺和锐30 =优泌灵30/70【等量转换】)。(后面的介绍多以诺和锐30举例说明)。
(3)先利用传统的公式计算出某患者一天的胰岛素需求量,再早晚各列一个表,分别罗列出不同的餐前血糖范围,以此对应本餐需要注射不同的胰岛素剂量,餐前血糖越高,本餐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必然越大,之后根据下一次餐前的血糖的高低,同时增减不同餐前血糖范围的胰岛素用量,从而进行血糖的调整控制。
列表1:
餐前4~6mmol/L, 11U
餐前6~8mmol/L, 13U
餐前8~10mmol/L, 15U
餐前10~12mmol/L,17U
餐前12~14mmol/L,19U
患者甲晚餐前血糖测得8.2 mmol/L,那么根据上表提示,晚餐前应该打15U,
若第二天空腹血糖5.6 mmol/L,提示血糖控制较好,那么晚餐这个表就固定了
若第二天空腹血糖9.2 mmol/L,提示空腹血糖控制不佳,晚上胰岛素用量不够,可以增加2U,即当餐前8~10mmol/L时,应注射胰岛素 15U+2U=17U。
列表2:
餐前4~6mmol/L, 11U+2U
餐前6~8mmol/L, 13U+2U
餐前8~10mmol/L, 15U+2U
餐前10~12mmol/L,17U+2U
餐前12~14mmol/L,19U+2U
那第二天的胰岛素用量表就按照这个新的表来使用,同理第三天、第四天,直到调到适合自己的胰岛素用量表;上面介绍的是晚上的胰岛素用量表,同理早上的胰岛素用量表。【至于这个表怎么制定、如何增加及减少剂量、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后面都会有详细介绍。】
病人初次开始调整血糖时,血糖监测次数要多一点,便于分析调整,建议一日8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22点、03点血糖),等血糖平稳后可以逐渐减少至早晚餐前血糖各测一次(因为制定的表是根据早晚餐前血糖来打胰岛素的),血糖的平稳固定必然导致早晚胰岛素剂量相对固定,最后也就不需要天天测血糖了,一个星期测三次血糖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即可。
本发明一种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传统的方法每天的剂量是一样的,这样虽然简单,但血糖波动在所难免,而本方法可以根据早晚餐前血糖的高低增减胰岛素剂量,从而达到血糖更好控制,使用本方法给糖尿病病人调整血糖,实践证明要比使用传统方法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低血糖发生率减少,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使用本方法控制血糖,操作简单,血糖控制比别的患者要好,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峰,未经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5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板触摸按键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大小环分开绕线的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