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的导链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5997.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淑;魏伟;胡爱萍;史先传;魏昌林;朱科钤;徐伟;张琳;毛亮;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28 | 分类号: | B65H57/2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平衡 补偿 定型 自动 盘绕 装备 链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二代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该装备中的导链环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由电焊锚链和PVC及复合材料通过挤出加工制成的全塑型电梯平衡补偿链,具有弹性好、强度高、寿命长、使电梯运行平稳可靠等优点,市场需求量大。由于PVC及复合材料是热塑性材料,需要在全塑型电梯平衡补偿链的挤出加工过程中,随挤出速度将其按有相对较多的直线段、较少的弯曲段的跑道形轨迹逐圈逐层盘绕堆放,以使自然冷却定型后的全塑型电梯平衡补偿链产品具有良好的平直性品质。
CN 102530645 A公开了一种导链环,当盘绕较小直径的补偿链时,补偿链在导链环内会与导链环的V形连接板1-4-1相接触,使补偿链下落时受到的较大的滑动的摩擦阻力而不是较小的滚动摩擦阻力,使补偿链通过导链环的顺畅性不够好。 位于导链环和平板车之间的处于弯曲状态的补偿链在导链环内的拐弯处与V形连接板底部棱边相接触,使补偿链的表面受损伤,如果不注意安装方向,将靠近平板车的下导链环按照A向安装,位于导链环和平板车之间的处于弯曲状态的补偿链,无论其直径为多大在导链环内的拐弯处,都会与U形连接板底部棱边相接触,使补偿链的表面受损伤。
总之,CN 102530645 A中的导链环尚存在补偿链通过导链环时顺畅性不够好,补偿链表面会被刮伤,以及导链环装卸不够方便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导链环在实际盘绕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满足补偿链通过导链环时的顺畅性好,补偿链表面不会被划伤,以及导链环装卸方便需要的导链环。
本发明包括一个接插板,在接插板上固定连接一圆柱形筒体,在圆柱形筒体上通过竖向槽和小轴分别支撑上、下两层滚动轴承,每层滚动轴承为六至十个,每层滚动轴承以圆柱形筒体的轴心为中心沿圆柱形筒体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内径大于与每层滚动轴承在垂直于圆柱形筒体轴线的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内切圆的直径。
盘绕较小直径的补偿链时,补偿链都只能够与滚动轴承的外圈母线相接触,避免了因补偿链下落时受到较大的滑动摩擦阻力,而引起补偿链通过导链环时的顺畅性不好的现象,并避免了补偿链表面受损伤的不足。所以本发明可有效地提高补偿链通过导链环时的顺畅性,保护补偿链表面不受损伤。
另外,本发明所述上、下两层滚动轴承沿圆柱形筒体的母线错位分布。错位分布可进一步保障补偿链通过导链环时都与滚动轴承相切,进一步减少摩擦力,补偿链表面不会被划伤。
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上对称固定设置上、下两层沿筒体圆的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轴承连接座,同层的相邻轴承连接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竖向槽,上层与下层的竖向槽沿圆柱形筒体的母线错位分布,与竖向槽相对的每个轴承连接座一侧开设圆柱盲孔,另一侧开设螺纹通孔,各滚动轴承分别布置在各竖向槽内,每一滚动轴承内过盈配合一小轴,小轴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一个竖向槽一侧的螺纹通孔内,小轴的另一端设置在竖向槽另一侧的圆柱盲孔内。
以上结构方便生产、方便安装、调整,并且稳定性好。
另外,为了在圆柱形筒体的外周开设两个凹槽,各凹槽的高度等于接插板的厚度,所述接插板呈U字形,两个凹槽分别与U字形接插板的两个臂相互接插,在U字形接插板的两个臂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压块,各压块的自由端分别设置在圆柱形筒体的一个端面。该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接插板分离的圆柱形筒体及其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U字形接插板1由一个中间臂11和两个自由臂12组成,在中间臂11上固定制有用于安装的连接板2,在两个自由臂12上分别开设螺栓孔13。
如图1、3所示,在圆柱形筒体3分布上、下两层滚动轴承4。本例中每层滚动轴承4为八个。
在圆柱形筒体3上对称固定设置上、下两层沿筒体圆3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八个轴承连接座31,同层的相邻轴承连接座3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竖向槽32,上层与下层的竖向槽32沿圆柱形筒体的母线错位分布,与竖向槽32相对的每个轴承连接座31一侧开设圆柱盲孔33,另一侧开设螺纹通孔34。
各滚动轴承4分别布置在各竖向槽32内,在每一滚动轴承4内过盈配合一小轴5,小轴5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一个竖向槽32一侧的螺纹通孔34内,小轴5的另一端设置在竖向槽32另一侧的圆柱盲孔3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5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图系统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智能选词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