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7073.X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汪阳;王传应;周廷淼;王少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门限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扶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公交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出行人数的与日俱增,公交网络已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国内公交市场日益饱和的同时,各客车企业均在努力开发国外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客车行驶在各国公路上。
其中,在中东、南美及东南亚市场,由于此区域国内外客户的使用习惯,多数出口到此区域的客车车型,气动内摆门均要求为后开状态,与国内公交标牌的内摆门前开状态恰恰相反。由于,车辆行驶中的风阻应力,极有可能影响后开内摆门的开关稳定性,而多数客车均未配置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留下行车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通过导向滑杆总成与限位卡块相互配合,形成气动内摆门开关门过程中限位安全装置,提高了气动内摆门后开状态中开关门的稳定性,保障乘客乘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包括一种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包括固定于内摆门门板总成下端的导向滑杆总成,和与导向滑杆总成滑动连接且固定于门踏步总成上的的限位卡块,所述导向滑杆总成主要由导向杆和用于将导向杆固定在内摆门门板总成上的滑杆支架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卡块为一板体,在板体上开设有与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滑杆总成还包括内部锁紧片和外部锁紧片,该内部锁紧片和外部锁紧片分别置于导向杆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将其与滑杆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杆支架的另一端通过M8锁紧螺栓与内摆门门板总成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利用固定在门踏步上总成上的限位卡块,对导向滑杆总成的最后轨迹走向进行约束限位,进而完成对内摆门门板总成运动轨迹约束限位。通过导向滑杆总成与限位卡块相互配合,形成气动内摆门开关门过程中限位安全装置,提高了气动内摆门后开状态中开关门的稳定性,保障乘客乘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导向滑杆总成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向滑杆总成与限位卡块运动配合时的轨迹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动内摆门限位安全装置,包括固定于内摆门门板总成1下端的导向滑杆总成2,和与导向滑杆总成2滑动连接且固定于门踏步总成3上的的限位卡块4,导向滑杆总成2主要由导向杆21和用于将导向杆21固定在内摆门门板总成1上的滑杆支架22组成。
其中,限位卡块4为一板体,在板体上开设有与导向杆21滑动配合的导向滑槽41。导向滑杆总成2还包括内部锁紧片23和外部锁紧片24,该内部锁紧片23和外部锁紧片24分别置于导向杆21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将其与滑杆支架22的一端固定连接;滑杆支架22的另一端通过M8锁紧螺栓25与内摆门门板总成1固定连接。
本发明根据内摆门门轴及门拐臂设计参数设计,每套内摆门门板都有自己的一套运动轨迹来执行开关门过程。通过在内摆门门板运动轨迹增加上述特殊设计的导向滑杆总成运动轨迹。如图7、8所示,利用导向滑杆总成2按照预先设定的导向滑杆21运动轨迹,相继经过A、B、C、D、E点、最终在F点经过导向滑槽滑入限位卡块4。其中,A点至F点为自由弯曲的运动轨迹线条,无拐点,无弯点,在门泵提供的驱动力作用下,内摆门门板开始按设计轨迹执行开关门动作,导向滑杆总成2也会随内摆门门板平稳运动。沿着预先设计的导向滑杆总成2运动轨迹滑行,并将会在开关门过程中,准确通过F点的导向滑槽41滑入或滑出限位卡块4,由限位卡块4对导向滑杆总成2的滑入滑出约束限位,通过导向滑杆总成2与限位卡块4形成限位安全装置,完成气动内摆门的限位安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7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