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耐热型浙贝母种质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07540.9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4255260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王忠华;邵将炜;江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万里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H1/06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胡志萍
地址: 315199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产 耐热 浙贝母 种质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新种质培育领域,具体指药用植物浙贝母高产耐热型新种质的一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别名象贝、珠贝,属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有浙贝素、贝母乙素、贝母辛、贝母芬、贝母定、浙贝母贰等,以干燥鳞茎入药。浙贝母作为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贝母性微寒,味甘苦,主治伤寒烦热、咳嗽止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痰、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疗痈疖肿毒等功效。又据《中药志》记载:贝母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功能。用于痰热咳嗽、胸闷痰粘、凛病、疮疡肿毒。

浙贝母在清康熙年代由野生转入家种,当时由象山农民种植出来,故又有“象贝”之称。大约300多年前由象山开始传入鄞县种植,鄞县逐渐成为浙贝母的主产地。浙贝母在相当时间里种植范围狭小,几乎形成了“一地生产,供应全国”的局面,资源极其紧缺。六七十年代以后,在国家扶持下,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引种栽培,到八十年代前期,浙贝母种植区域迅速扩大。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浙贝母也向周遍地区扩展,逐步形成了江苏南通、杭州市郊、浙江余姚、舟山、金华、丽水等新产区。

但由于浙贝母品种相对比较少,当前生产上主要以狭叶种、宽叶种(别名为玉贝)和多籽种为主,在近年来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品种退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生长势与商品品质不稳定、抗病能力下降等特点,已严重影响了浙贝母产业的健康发展。开展浙贝母新品种选育研究,是目前浙贝母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高产耐热型浙贝母种质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高产耐热型浙贝母种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选取刚进入休眠期的浙贝母鳞茎,鳞径大小控制在22-33g/颗;

b)用137Cs进行辐照处理,每180-220颗鳞径的剂量为10-20Gy、剂量率为2Gy/Min;

c)将辐照处理后的浙母贝鳞茎按常规方法进行种植,以倒苗期和鳞茎产量为考核指标来筛选获得高产耐热型浙贝母。

与传统杂交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辐射诱变技术不仅能够加快浙贝母新品种的选育周期,而且所获得的浙贝母新种质,其能够有效延迟倒苗期,繁殖系数和绝对产量远高于常规品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浙贝母倒苗期植株照片;

图2为现有技术中浙贝母倒苗期植株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TS1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结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TS2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10年选取处于休眠期重量为22-33g/颗的浙贝母鳞茎作为样品。浙贝母的休眠期为5-9月,本实施例中选用6月休眠期的浙贝母鳞茎作为种贝。

试验中,我们发现,种贝的鳞茎大小并非越大越好,反而种贝鳞茎小的繁殖系数高。但考虑到商品贝的应用价值,我们选择重量为22-33g/颗的中等种贝。

实施例1至实施例6

2010年,以200颗为一组,按剂量率为2Gy/Min照射,辐射剂量分别为0、10、20、30、40和60Gy,经辐射后的鳞茎(M0代)按浙贝母常规种植法每行12颗,颗间间距5cm,行间距15-20cm种植于浙贝母主产地鄞州区章水镇试验基地,统计出苗率、盛期植株株高和绝对产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M0代浙贝母鳞茎种植后得到的M1代的田间性状表现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辐射剂量会对浙贝母鳞茎的出苗率、生长及产量(鳞茎大小和繁殖系数等)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辐射后代的综合表现,选用20Gy处理为宜。

新种质的筛选与鉴定:M1代鳞茎种植收获后在田间再连续种植4年,得到M4代。观察辐射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以倒苗期和鳞茎产量为考核指标来筛选耐热型和高产型新种质,同时在M4代采用DNA条形码ITS1和ITS2技术进行分子鉴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7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