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旱涝灾害生态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7617.2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连山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0;E0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涝 灾害 生态 治理 方法 | ||
1.一种旱涝灾害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态治理方法为:
①在流域主河道两侧平原地区5-10公里,配置一条干渠,在山区或丘陵地区,根据地理地貌在合适位置配置干渠,干渠入水口的底部,设在主河道警戒线以下半米处,干渠的走向沿两岸向下游顺势倾斜向两侧延伸,在干渠下游一侧1-2公里设一条支渠,支渠也顺干渠走势与地理地貌顺势延伸,直至接近下游干渠止,让干渠、支渠和主河道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水网;
②在支渠的下游一侧1-2公里内设置一水塘,水塘的长宽应在100m×100m至150m×150m之间,深6-8m,并在每一水塘边设置1-3眼抽水两用深井,塘井之间设高压抽注两用水泵,并架设电线,工程完成后,首先调试用水泵向深井抽水,注满水塘,再将水塘内的水由水泵压回水井,直至水塘里的水抽干为止,往返抽注三次稳定后,最后将水塘注满;
③在干渠、支渠沿岸和水塘周边种植速生防护林,并设置诱捕灯,并在浅水处种植水生植物,水塘内养殖鱼鳖虾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旱涝灾害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治理方法为:①当天旱时,将经过风吹日晒,风化氧化和鱼类微生物有机塘水,通过安全防护网,用水泵的吸水管口贴塘底有序移动抽水浇地,同时深井中抽水补充水塘水,让水塘保持稳定的水位和水量;
②当大涝洪峰到来时,这些设在主河道两侧入水口及警戒线半米以下的干渠,将发挥分洪泄洪的作用,这些未达警戒线便被分出的洪水,顺干渠流入支渠,再由支渠流入水塘,当水塘内的水达到预定水位时,开启水泵向地下高压注水,把洪水收储于地下,借以补充失衡的地下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连山,未经林连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76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极绳连续牵引装置
- 下一篇: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马达初始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