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8876.7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李益民;张翔;陈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19/0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cr mo 合金 氧化锆 陶瓷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Cr-Mo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故其适用于制造体内承载条件苛刻的长期植入件,但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由于聚四氟乙烯髋臼和Co-Cr-Mo合金金属股骨头之间的机械磨损和腐蚀,产生的合金碎屑容易在关节腔内积累,从而引起有害的组织反应和过敏反应进而导致人体炎症、植入体松动等不良现象,因此限制了Co-Cr-Mo合金在生物种植体中的应用。相比金属,氧化锆陶瓷与内衬的摩擦因数更小,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锆陶瓷与聚四氟乙烯间的磨损率比Co-Cr-Mo合金与聚四氟乙烯的磨损率低20倍,同时氧化锆由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表面光洁度且无毒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被认为是制备高载荷条件下人工关节球头的理想替代材料,因此这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关节假体成为了研究最多的关节置换材料。目前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等离子喷涂或者激光熔覆在Co-Cr-Mo合金球头上制备一层氧化锆陶瓷薄膜,但这种方法涂层跟基体的结合强度不够,容易导致涂层剥落,甚至完全剥落,剥落的氧化锆陶瓷碎屑也容易在关节腔内积累,从而引起有害的组织反应和过敏反应进而导致人体炎症、植入体松动等不良现象。而直接制备氧化锆陶瓷球头不存在这一问题,但需要解决Co-Cr-Mo合金人工关节柄和氧化锆陶瓷球头的连接。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招手研究采用共烧结制备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技术,但其存在所得成品界面结合强度低、共烧结界面变形、样品极易开裂、成品率低等问题,如采用共烧结技术制备氧化锆/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时,其加入1-2wt%的粘接剂;所得成品的成品率低,极易出现共烧结界面变形、样品极易开裂的情况,即使得到了成品,其成品的界面结合强度仅仅约为20Mpa;采用共烧结技术制备氧化锆/Ni-Cr合金复合材料时,其加入1-2wt%的粘接剂;所得成品的成品率低,极易出现共烧结界面变形、样品极易开裂的情况,即使得到了成品,其成品的界面结合强度仅仅约为25Mpa。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通过共烧结技术,得到界面结合强度高、成品率高的氧化锆/Co-Cr-Mo合金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界面结合强度高、成品率高的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包括Co-Cr-Mo合金部分、氧化锆陶瓷部分,所述氧化锆陶瓷部分通过界面结合层与Co-Cr-Mo合金部分构成一个整体,所述Co-Cr-Mo合金部分的孔隙率为8-20%、优选为10-14%、进一步优选为10-12%;所述氧化锆陶瓷部分的孔隙率为2%-7%、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2%-3%;所述界面结合层的结合强度为30-40Mpa。
本发明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所述界面结合处存在元素的交互扩散区,其厚度为1-5um。
本发明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所述Co-Cr-Mo合金部分为Co-Cr-Mo合金人工关节柄;所述氧化锆陶瓷部分为与Co-Cr-Mo合金人工关节柄配套的球头。
本发明一种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 配料
取平均粒径16~35μm的Co-Cr-Mo合金粉末为原料A,按原料A总质量的8%~15%配取石蜡,并将所配取的原料A与石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石蜡除了起到粘结的作用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调节Co-Cr-Mo合金烧结时的孔隙率,从而调节Co-Cr-Mo合金的烧结收缩行为;
取平均粒径45~65μm的ZrO2粉末为原料B,按原料B总质量的0.05%~0.2%配取石蜡,并将所配取的原料B与石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步骤二 成型
将混合物A、混合B放入压腔中压制成型,得到一端为混合物A,另一端为混合物B的整体压坯;压制时,控制压力为300-600Mpa;
步骤三 烧结
在真空条件下,对步骤二所得压坯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Co-Cr-Mo合金/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烧结时,控制升温速率为2-5℃/min、进一步优选为5℃/min,控制烧结温度为1300℃-1500℃、优选为1300℃-1450℃、进一步优选为1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