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8883.7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闫东;张玉杰;杨甲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50 | 分类号: | B64C27/50;B64C27/7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最接近本发明的飞行器包括两种:自转旋翼机与直升机。这两种飞行器在高度控制,航向控制等方面有所不同。
自转旋翼机的旋翼是无动力自转,旋翼总距大小变化影响旋翼自转转速,因此依靠总距并不能控制旋翼机实现爬升或下降。自转旋翼的转速受桨盘迎角及相对来流速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高度控制时,依靠操纵旋翼桨盘迎角来改变旋翼转速。在桨盘迎角变化过程中,机身姿态角也会变化,从而引起前飞速度的变化。为了保持旋翼机稳定爬升或下滑,在操纵桨盘迎角的同时控制发动机推力,补偿掉前飞速度变化对旋翼转速的影响。而航向控制时,自转旋翼机除了可以操纵旋翼外,还有与固定翼类似的方向舵可以操纵,自转旋翼与方向舵的组合控制共同实现了旋翼机的转向。
直升机是通过操纵旋翼的总距进行高度控制的,总距大小的变化会引起旋翼升力的变化,当加大旋翼总距时,升力增加,若升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与无人直升机的重力相等,则直升机保持当前高度或者匀速升降,否则直升机加速上升或下滑。与直升机操纵旋翼总距实现高度控制不同,直升机的旋翼是发动机驱动恒速转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实现飞行器在狭小空间的垂直起降,增加飞行器作战的灵活性,实现子驱动器带动桨叶提供升力的设计方式,提高机械转换效率,并实现在机体、桨叶上布置太阳能电池板使得飞行器续航时间大大增长,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行器,包括机体1,桨叶安装盘2,桨叶3,子驱动器4,支撑装置5,主安定面6以及调整舵面7,桨叶安装盘2安装机机体1顶端,与机体1同轴安装,并可相对于机体1进行回转运动,桨叶3沿桨叶安装盘2周向均布呈辐射状,同时桨叶3可绕自身的安装轴转动,每个桨叶3可沿设置于其中部的铰链折叠,支撑装置5安装于机体下端,主安定面6沿机体周向均布于机体下侧,调整舵面7固定于每个主安定面6末端,可相对于主安定面6进行偏转,子驱动器4沿桨叶3展向平行布置于每个桨叶上。
进一步地:机体1、桨叶安装盘2、桨叶3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子驱动器4提供能量。
一种飞行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当飞行器于地面或水面舰艇存放时,将每组桨叶3按照统一的方向折叠,减小其占地空间;
B:当飞行器于受限场地起飞与降落时,保持桨叶3折叠,通过调整桨叶3的安装角度,使每个子驱动器4的驱动力方向垂直于地面,由子驱动器提供升力,实现垂直起飞与降落;起飞后飞行器桨叶3展开,使每个子驱动器4产生的驱动力方向和桨叶随桨叶安装盘2的旋转平面平行,驱动桨叶3的转动来获得升力;
C:当飞行器于开阔场地起飞与降舵时,展开桨叶3,通过调整桨叶3安装角度,使每个子驱动器4产生的驱动力方向和桨叶3随桨叶安装盘2的旋转平面平行;
D:当飞行器处于平飞或悬停工作状态时,改变调整舵面7的偏转角度,使机体相对其转轴静止;
E:当飞行器需要在空中改变姿态时,调整桨叶3角度,使子驱动器4能够产生桨叶安装盘2转动平面垂直的分量,对每一组转过飞行器规划的姿态转变平面的子驱动器4,进行瞬时增加有助于飞行器偏转的力,实现飞行器的姿态调整。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子驱动器带动可折叠的大螺旋桨叶来提供升力,可大大提高机械转换效率。同时桨叶绕其自身的安装轴转动,使得飞行器可以实现在较为狭小位置的垂直起降,降低了飞行器对作战环境的要求,大大增强了飞行器作战的灵活性。并且采用太阳能技术,有效利用能源,并且不过多地增加飞行器重量,在不影响飞行器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飞行器的长时间续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一种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桨叶折叠起飞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桨叶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飞行器的桨叶展开后倾转状态示意图;
其中,1-机体,2-桨叶安装盘,3-桨叶,4-子驱动器,5-支撑装置,6-主安定面以及7-调整舵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