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井数据提高成像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8950.5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霞;郭平;宁日亮;高树生;李洪柱;卢明德;张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平 |
主分类号: | G01V1/42 | 分类号: | G01V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数据 提高 成像 速度 模型 精度 方法 | ||
1.一种利用井数据提高成像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野外勘探目标区中在实际井中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利用检波采集设备获得地震数据,将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叠前道集;
(2)采用垂向速度建模方法得到地震速度模型V1;
(3)在垂向速度分析得到的速度模型V1上进行沿层速度建模得到速度模型V2,利用V2进行目标线偏移成像;
(4)对速度模型V2乘以不同的百分比,得到不同的速度模型,并分别对目标线进行偏移成像;
(5)分析(3)、(4)中偏移的结果,针对成像效果和地震信号归位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对速度模型V2进行修正,得到更准确的速度模型V3;
(6)利用目标区中所有的测井资料建立井数据模型V井及目标线偏移;
(7)利用V3和V井进行速度模型重构,得到V3井,并进行目标线偏移;
(8)在V3井速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网格层析反演速度建模,得到优化后的最佳速度模型V优;
(9)利用优化的速度模型V优进行整个目标区的地震资料的整体偏移。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井数据提高成像速度模型精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在野外勘探目标区中在实际井中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利用检波采集设备获得地震数据,将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叠前道集;
(ii)采用垂向速度建模方法得到地震速度模型V1;
利用经过叠前道集制作速度谱,速度谱的密度至少在400米*400米,构造复杂的位置可加密到200米*200米;在速度谱上结合道集动校、部分叠加沿垂向选取不同地层的速度值,形成目标区的初始速度模型;
(iii)在垂向速度分析得到的速度模型V1上进行沿层速度建模V2及目标线偏移成像;
根据上述步骤(ii)的结果,进一步进行沿层速度分析,增加地质层位的控制,重点对中深层资料进行沿层拾取,同时以层位进行速度分析;
利用得到的速度模型V2进行叠前偏移目标线成像;
(ⅳ)对速度模型V2乘以不同的百分比,得到不同的速度模型,并分别对目标线进行偏 移成像;
对(iii)中得到的速度模型乘以不同的百分比,从80%到120%,按照2%的增量进行扫描,得到不同的速度模型,分别用这些速度模型对目标线进行偏移成像处理,得到这些目标线的偏移成像结果;
(ⅴ)修正模型,得到速度模型V3
分析V2偏移及扫描的结果,针对成像效果和地震信号归位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对速度模型V2进行修正,得到更准确的速度模型V3;
(ⅵ)利用目标区中所有的测井资料建立井数据模型V井及目标线偏移;
(ⅶ)利用V3和V井及目标线偏移结果进行速度模型重构,得到V3井,并利用速度模型V3井进行目标线偏移;
(ⅷ)在V3井速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网格层析反演速度建模,得到优化后的最佳速度模型V优;
(ⅸ)利用融合优化后的速度模型V优进行整体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平,未经郭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9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