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植蓝莓的土壤改良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0030.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其龙;於虹;姜燕琴;韦继光;蒋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蓝莓 土壤改良 新材料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种植蓝莓的土壤改良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Vaccinium spp.),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灌木,果实为蓝紫色小浆果,风味独特,富含熊果苷、花青苷、鞣花酸和黄酮类等抗氧化物质。它在预防近视,增强心脏功能、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极好的效果,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推荐为了人类五大保健食品之一。由于蓝莓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好,我国蓝莓种植面积扩大迅速。
蓝莓生长需要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酸度为pH 4.0-5.5,最适宜pH 为 4.8。若土壤pH 高于5.5,蓝莓的种植存活率以及生长势显著下降。蓝莓在有机质低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不好,需种植于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才能生长良好。蓝莓栽培中需施入大量泥炭于种植穴,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泥炭等有机物料的施用占蓝莓建园成本45%。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酸性土,该区域水热资源较丰富,较适合种植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然而该区域土壤普遍较黏重,有机质含量低,需从我国东北地区大量购置泥炭对蓝莓园土壤进行改良。随着泥炭价格的日益升高,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蓝莓建园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限制了蓝莓产业的发展,急需寻找可替代泥炭的有机物料。
松树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种植。其树皮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较低的pH和EC,较高的N、P、K、Ca、Mg,稳定的物理特性,分解均匀缓慢,分解年限可达5-7年,有长效施肥地作用。松树皮还具有很好地透气性和吸水性,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由于其较好的理化特点,松树皮被广泛用于有机覆盖和花卉栽培方面。然而关于其在蓝莓栽培上的应用还不是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蓝莓种植土壤改良材料——泥炭成本高,而提供一种新的土壤改良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关于种植蓝莓的土壤改良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新鲜的松树皮,粉碎至3-5 cm大小,按每立方米松树皮添加2-4 kg尿素堆放发酵一年。
后按每亩需要4-5立方米松树皮的标准,将松树皮按照宽1-1.2 m,深20-30 cm翻耕至蓝莓种植垄内,使土壤与松树皮混合均匀,完成土地改良。
改良后的土壤,可以直接进行蓝莓种植。
松树皮有机质含量高达60%以上,且与泥炭类似呈弱酸性,且松树皮在长江以南地区较易获取,成本较泥炭低廉。经大田试验观察,改良一年后的土壤pH基本没有变化,而蓝莓生长十分迅速,松树皮改良土壤有利于蓝莓生长。同时由于松树皮分解缓慢,可以持续5-7年的时间,保证蓝莓生长对土壤有机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松树皮土壤改良半年后兔眼蓝莓苗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在松树皮表面大量附着生长。
具体实施方案
将松树皮粉碎成5 cm大小,按每立方米松树皮添加4 kg尿素堆放发酵一年。
于秋冬季按每亩5立方米松树皮的标准,将松树皮按照宽1 m,深30 cm翻耕至蓝莓种植垄内,使土壤与松树皮混合均匀,完成土地改良。
种植兔眼蓝莓苗。
由图1可知,兔眼蓝莓苗在松树皮改良后的土壤中生长6个月后,可以发现蓝莓根系生长十分旺盛,大量的吸收根系在松树皮上附着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