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2045.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伍学智;姜昌伟;胡恒星;谢楠;邓从蓉;钟剑;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半闭式 空间 空调 冷却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述半闭式空间(1)的结构尺寸、所述空调冷却塔群的布置方式与结构尺寸建立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实体模型;
2)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网格模型;
3)设定数值模拟所述半闭式空间(1)内气流分布的模型参数和变量参数,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湍流模型参数和冷却塔(2)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所述变量参数包括离散压力参数、气流速度参数、湍动能参数与湍动能耗散率参数;
4)预设各冷却塔(2)负压;
5)设定计算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6)对所述计算进行初始化,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7)提取并统计各冷却塔(2)进风量,当计算所得的冷却塔进风量大于该冷却塔(2)额定进风量时,则降低该冷却塔(2)的预设负压,当计算所得的冷却塔进风量小于该冷却塔额定进风量时,则提高该冷却塔(2)的预设负压;
8)重新返回步骤5),当各冷却塔(2)的计算所得冷却塔进风量等于该冷却塔额定进风量时,进入步骤9);
9)计算所述半闭式空间(1)的竖直风井(11)入口到各冷却塔(2)的压降,各冷却塔(2)内压降以及各冷却塔(2)出口至冷却塔排风箱(22)出口的压降,得到从所述竖直风井(11)入口经过各冷却塔(2)至冷却塔排风箱(22)出口整个空气流动行程的压降;
10)根据冷却塔进风量及压降选定冷却塔风机型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参数还包括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3)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和冷却塔除雾器(24)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塔(2)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3)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和冷却塔除雾器(24)处空气流动模型参数均设定为多孔介质区域流动模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2)时,用四面体网格与六面体网格混合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3)时,所述湍流模型参数采用k-e双方程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3)时,所述离散压力参数、气流速度参数离散采用二阶迎风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5)时,所述竖直风井(11)的入口设定为大气压力边界条件,所述冷却塔(2)的空气入口设定为负压边界条件,所述冷却塔排风箱(22)出口设定为大气压力边界条件,所述半闭式空间(1)的各墙壁处设定为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群实体模型包括半闭式空间(1)、竖直风井(11)、冷却塔(2)、冷却塔排风管(21)、冷却塔排风箱(22)、冷却塔排风消声器(23)、冷却塔除雾器(24)、供水总管(3)和回水总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未经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0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板走线阻抗和延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常用应用程序的图标查找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