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2166.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肖雪;冯向阳;吴志强;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应用 快速 服务 聚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应用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企业等单位用户为生产或管理的需要开发和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移动应用,在不同时期,为解决某个单一的业务而开发由不同厂家开发构建,应用之间彼此相对独立、没有联系,很容易形成一个一个的烟囱式独立应用。
当前生产经营业务场景,一个业务操作,常常需要多个应用间进行组合使用。以运营商网络运维业务为例,前端运维人员在网络故障排除时,涉及多个业务场景,包括工单受理、位置导航、告警查询、排障助手、业务测试、工单回复等,目前运维人员,需要手工切换并多次输入同一数据来完成业务处理,给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生产效率也没有显著提升。现有解决应用互联聚合的方法是通过应用之间开放接口,相互调用的方式解决移动应用互联的问题,但是这个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协调工作量巨大,需要原有应用的厂家支持,相应带来开发成本的增加;
2、应用间通过硬编码,各自传递参数的方式互联,存在不够灵活、不能快速支撑需求,新的需求都需要对接口进行修改、扩展;
3、应用之间接口无法统一管理,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可扩展的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参与应用互联的移动应用,使用应用参数数据归一模块将其开放的参数和数据进行归一化和统一化,并在平台中进行注册;
(二)通过应用互联聚合实现模块提供并暴露移动应用相关应用聚合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需要进行聚合的应用通过API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应用的调用;
(三)通过应用互联模式设置模块设置互联的方式,通过链表维护应用之间、应用方法和数据的调用关系,包括调用顺序、输入和输出参数以及数据设置、生命期、异常处理逻辑;通过设置实现任意两个应用互联,支持多个应用复合互联,形成一个新的应用;
(四)通过数据访问和应用调用映射模块建立参数和数据映射表,对参与互联的应用的参数和数据进行映射;
(五)应用之间进行互联,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相互调用,发送、共享数据。
为了便于数据管理,该方法的利用应用注册的相关数据组建应用共享区,由应用互联数据管理模块对应用互联共享区进行管理,包括共享区数据读取、数据写入、数据清理、数据安全、调用日志管理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作为优选,利用应用参数数据归一模块进行注册时,注册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的相关共享变量名称、调用句柄以及连接路径,并维护以上信息。
所述数据访问和应用调用映射模块,通过建立参数和数据映射表的方式实现应用调用的快速映射,提供基于开关矩阵的实现方法,不同应用通过转换表或开关矩阵,实现不同应用参数和数据的自动映射、调用、数据交换。
本发明的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支持应用的快速灵活互联,实现业务端对端的闭环流程支撑;
二、移动应用受限于终端特点,尤其强调用户体验,本发明通过数据互通,可以减少终端输入,减少点击次数,提高准确性,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可以在同一页面下,实现对数据的综合呈现,支撑能力增强,提高业务效率;
四、在项目建设上避免了用户与开发商之间进行下架、硬编码关联的协调,可以快速应对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方法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应用参数数据归一模块,对参与应用互联的移动应用,首先将其开放的参数和数据进行归一,并在平台中进行注册。
注册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的相关共享变量名称、调用句柄以及连接路径,并维护以上信息。
步骤二:通过应用互联聚合实现模块提供并暴露移动应用相关应用聚合API,需要进行聚合的应用通过API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应用的调用。
步骤三:通过应用互联模式设置模块,设置互联的方式,通过链表维护应用之间、应用方法和数据的调用关系,包括调用顺序、输入和输出参数以及数据设置、生命期、异常处理逻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