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2512.6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3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林;孔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力盛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小车。
背景技术
一般的隧道小车的舒适度差且只有单座垫、单制动,只能单向行 驶,使用不便。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小车,包 括车架,车架的底部前后两侧安装有滚轮组,滚轮组包括滚轮和滚轮 轴,滚轮轴横穿过车架底部并将滚轮固定于车架两侧,滚轮轴与车架 的连接处套接有深沟球轴承,车架上端前后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组手 轮,每组手轮对称的设置在车架两侧,两组手轮与车架形成的空间内 设有一对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座垫,对称设置的座垫与车架边缘之间均 设有靠栏。
车架上表面设有花纹板。
滚轮的外表面设有钢套,所述钢套的外部套接有钢槽。
手轮与车架之间通过锁紧轴固定连接。
靠栏底部通过带舌插销与车架连接,所述带舌插销上还设有上下 两组销轴,用于固定靠栏和带舌插销。
靠栏两侧通过钢丝绳连接下组销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 点:隧道小车的车架上前后对称的设有一对座垫,两组手轮,实现 了小车的双向行驶和双向制动,方便快捷;车架在向前运行的过程 中,可以拔出下组销轴,将靠栏弯折至座垫上,可以在隧道小车前 进的过程中开拓视线,增加了施工人员在隧道小车运行过程中的舒 适度;而钢丝绳的设计是为了避免销轴丢失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C-C方向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车架,2、滚轮,3、座垫,4、手轮,5、靠 栏,6、滚轮轴,7、销轴,8、钢丝绳,9、带舌插销,10、深沟球 轴承,11、钢套,12、钢槽,13、锁紧轴,14、花纹板,15、眼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隧道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1采用 角钢焊接而成,强度高,承载重,车架1的底部前后两侧安装有滚轮 组,滚轮组包括滚轮2和滚轮轴6,滚轮轴6横穿过车架1底部并将滚轮 2固定于车架1两侧,滚轮轴6与车架1的连接处套接有深沟球轴承10, 车架1上端前后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组手轮4,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手 轮与轨道间的阻尼来控制小车的动向,每组手轮4对称的设置在车架1 两侧,两组手轮4与车架1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一对与车架1固定连接的 座垫3,对称设置的座垫3与车架1边缘之间均设有靠栏5,车架1上表 面设有花纹板14,能起到防滑的作用,滚轮2的外表面设有钢套11, 钢套11的外部套接有钢槽12,可增加滚轮2的耐磨性以及使用时间, 手轮4与车架1之间通过锁紧轴13连接,座垫3通过带舌插销9与车架1 连接,靠栏5底部通过带舌插销9与车架1固定连接,与靠栏5的带舌插 销9上还设有上下两组销轴7,用于固定靠栏5和带舌插销9,靠栏5两 侧通过钢丝绳8连接下组销轴7,钢丝绳8的上端连接靠栏5两侧的眼环 15。隧道小车的车架1上前后对称的设有一对座垫3,两组手轮4,实 现了小车的双向行驶和双向制动,方便快捷;车架1在向前运行的过 程中,可以拔出下组销轴7,将靠栏弯折至座垫3上,可以在隧道小车 前进的过程中开拓视线,增加了施工人员在隧道小车运行过程中的舒 适度;而钢丝绳8的设计是为了避免销轴7丢失情况的发生。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 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 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力盛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力盛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用茶桌板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真空系统失效辅助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