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磨润滑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4168.4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殷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国忠 |
主分类号: | C10M125/00 | 分类号: | C10M125/00;C10M125/02;C10M125/22;C10N30/06;C10N40/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磨润滑材料。
背景技术
当前摩擦磨损是材料的破坏与机械设备报废的主要原因,润滑技术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有效手段,润滑技术的重要手段是使用润滑剂。润滑剂又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等,它是通过附着或涂布在摩擦副表面的润滑物,借摩擦磨损过程在摩擦表面上形成润滑转移膜,来改善摩擦副间的接触状况,从而起到有效的减磨抗磨作用。
现有的一些减磨材料其减磨润滑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高温、高压或腐蚀等极端环境的减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磨润滑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减磨润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0~30%,石墨50~70%,石墨烯10~20%。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5%,石墨50~70%,石墨烯10~20%。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0~30%,石墨60%,石墨烯10~20%。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0~30%,石墨50~70%,石墨烯15%。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0%,石墨70%,石墨烯10%。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5%,石墨60%,石墨烯15%。
进一步地,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30%,石墨50%,石墨烯20%。
进一步地,二硫化钼的纯度大于9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石墨填补、修复粗糙的金属表面,起到减磨作用;二硫化钼在石墨烯作用下悬浮于油脂中,在金属表面形成覆盖膜,并具有抗极压性能,生成的膜即使被磨损后,悬浮的二硫化钼会不断重新补充到磨损金属表面,起到减磨润滑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节能、环保、增速、抗极压磨损和抗氧化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一
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0%,石墨70%,石墨烯10%。
实施例二
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25%,石墨60%,石墨烯15%。
实施例三
减磨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二硫化钼30%,石墨50%,石墨烯20%。
石墨是六方晶体,摩擦系数为0.05~0.19,呈鳞片状,结构稳定,碳原子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不容易破坏,层与层间结合力较弱,受剪切力作用很容易滑移,在摩擦面上有很好的填充和修复作用,在金属表面易形成覆盖膜,是一种良好的固体润滑剂。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由单层原子构成,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接成六角网格,其在油脂中的比重较低。
二硫化钼的结构与石墨一样,是六方晶体,无论研磨多细,具有一定地层状结构,在压力摩擦下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亲和力,承受压力为3.45×109Pa。涂覆二硫化钼的部件可在无油情况下运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二硫化钼与金属表面发生瞬间反应,生成摩擦系数极低的固体膜,防止金属表面相互摩擦烧结。
二硫化钼的油的比重为4.7g/cm3,容易沉淀在机械油脂的底部,不可能容纳在机械油脂中去,导致二硫化钼分布不均匀。加入适量的石墨烯,与二硫化钼混合后,使得整体的比重减轻,能更好地发挥二氧化钼的润滑作用。
制作过程为:将二硫化钼、石墨和石墨烯混合,调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分散、干燥,制得减磨材料。
减磨材料加入油或脂中,形成减磨油或减磨脂,其除保持基础润滑油脂的原有特性外,还具有节能、减磨、抗极压磨损、抗氧化等功能,本发明的减磨材料是人们使用的理想的润滑油脂添加剂。
我们使用不同型号的载重汽车做对照试验,使用添加了减磨材料的润滑剂的汽车比使用传统的润滑剂的汽车,节约燃油3~5%,机件磨损减少至1/4~1/3,降低机械噪音3~5分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国忠,未经殷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