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基板的转接结构、PCB转接层的设计方法及LED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5157.8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詹智翔;洪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转接 结构 pcb 设计 方法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基板的转接结构、PCB转接层的设计方法及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在光电领域已经炙手可热,随着科技的发展,LED逐渐应用于显示成像技术中,正是由于其高节能性,仅仅通过多个R红色,G绿色,B蓝色和W白色的LED组合,便实现了LED显示屏的全彩设计,LED显示屏上的若干LED需要连线点亮进行LED显示屏的整体显示。
现有的LED显示屏,通常是若干LED通过多种方式与其下方的PCB基板进行电连接,然而由于LED显示屏上的若干LED间的间距的大小决定着LED显示屏整体显示的清晰度,因此,对于小间距的LED所需要设计的基板往往是多层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基板,乃至于高至10层的PCB设计。
然而,多层PCB基板的排线及生产设计的困难远远高于单/双面PCB基板,因而导致小间距的LED所需要的多层PCB基板的生产的良品率大大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基板的转接结构、PCB转接层的设计方法及LED显示屏,实现了若干LED芯片的小间距的技术,进一步解决了目前多层PCB基板的排线及生产设计的困难远远高于单/双面PCB基板,而导致的小间距的LED所需要的多层PCB基板的生产的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LED基板的转接结构,包括:
PCB基板和PCB转接层;
所述PCB基板的表层的第一焊盘的位置与所述PCB转接层的底层的转接点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建立有电连接关系;
所述PCB转接层的表层的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通过所述PCB转接层上的布线与所述转接点相连通;
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一焊盘。
优选地,
所述PCB转接层包含有至少1个PCB板。
优选地,
所述PCB转接层为2个以上的所述PCB板叠落连接组成;
上层的所述PCB板的底面转接点与之下层的所述PCB板的表面转接点一一对应进行电性连接。
优选地,
所述PCB基板和所述PCB转接层以加热加压方式或/和电焊方式或/和导电胶粘合方式建立有电连接关系。
优选地,
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为铜质或金箔质。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种PCB转接层的设计方法,包括:
确定LED的PCB基板表层的所有所述第一焊盘的位置和相对应的电性极性;
根据所述位置和所述电性极性确定所述PCB转接层底面的转接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转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PCB转接层表面的若干个第二焊盘位置,并建立电性连接关系,所述第二焊盘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一焊盘。
优选地,
所述转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PCB转接层表面的若干个第二焊盘位置,并建立电性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转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PCB转接层表面的若干个第二焊盘位置及对应的电性极性进行PCB的布线设计。
优选地,
所述电性极性与LED的驱动芯片的电性极性相对应。
优选地,
所述PCB转接层为至少一层结构的PCB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LED屏,包括:
若干个LED芯片和若干个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种所述的LED基板的转接结构;
所述LED基板的转接结构的表面贴装有若干个所述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数量与所述LED基板的转接结构的PCB转接层的表层的第二焊盘数量一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器件及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纳米压痕提高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