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系统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5166.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井雪莹;那兴海;郭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 启动 切换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系统和一种终端,其中,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包括:感测对至少一个图标的操作;判断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是否匹配;在判定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匹配时,显示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所显示的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中的任一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控制任一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或切换的简便操作方法,进而实现了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或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系统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触摸屏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操作需求,以增强系统操作过程的趣味性,越来越多的操作系统被开发应用与同一触摸屏手机,同时由于每个操作系统中包含的多个应用程序可以服务于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娱乐等多个方面,因此用户也越发依赖触摸屏手机完成工作事务和生活记录。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多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并进入不同的应用程序时,需要通过操作系统选择界面进行操作系统的选择,在完成操作系统选择后,还需要再次选择上述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并进行相关操作,才能实现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上述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的操作过程繁琐复杂,并不便于用户进行对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
因此,如何简便实现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案,在开发了图标的后台操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图标进行操作,在判定所述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匹配时,显示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并在接收到的选择所显示的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中的任一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后,控制所述任一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实现了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或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方法,包括:感测对至少一个图标的操作;判断所述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是否匹配;在判定所述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匹配时,显示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根据接收到的选择所显示的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中的任一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控制所述任一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图标进行操作,在判定操作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操作中的任一操作匹配时,显示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并在接收到的选择所显示的任一操作对应的操作系统中的全部应用程序中的任一应用程序的操作指令后,控制任一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使得用户不必通过操作系统选择界面进行操作系统的选择,并且在完成操作系统选择后,还需要再次选择上述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并进行相关操作,才能实现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进而实现了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快速启动或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图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屏幕缩略图标、下拉菜单图标、桌面菜单图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种图标,增强了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的启动或切换的操作过程的趣味性,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操作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对所述至少一个图标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两种操作的任意组合:翻转操作、晃动操作、按压操作、滑动操作、排序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对图标的操作为较复杂地至少两种操作步骤,避免了对多操作系统间应用程序进行启动或切换时的误操作,在简化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处理器及用于微处理器的动态重设方法
- 下一篇:衬套孔及车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