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5195.3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党三磊;黄友朋;张思建;陈林生;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厚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计量 终端 外观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计量终端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外观检测,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屏与面板按键检测。人工检查液晶显示屏与按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需要一种适合流水线作业的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电能计量终端在出厂前人工检测外观,费时费力无法保证产品品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工作台、设置在机架顶部向下延伸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按钮组件和拍照装置;
所述工作台包括供载有电能计量终端的托盘滑行的导轨、设置在导轨旁工作台上的接拆线端子、设置在轨道旁工作台上稳定托盘的固定块;
所述按钮组件包括与支架滑动连接的连杆、固定在连杆上与待测试电能计量终端按键数量相等的触杆,每个所述触杆与连杆之间均通过一个气缸相连;
所述支架为空心四棱柱形,所述拍照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架三个内侧面上的照明装置和设置在待测试电能计量终端显示屏幕正上方的相机。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长度为1.5倍托盘长度,所述接拆线端子位于导轨中部对应的工作台上,所述支架位于导轨中部的正上方,所述导轨旁的工作台上还设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距离导轨入口的距离为一个托盘的长度;不用改变或定做托盘,利用现有的常规托盘载着电能计量终端即可测试,节约了测试成本,设置1.5被托盘长度的导轨就是为了一次推入能够将托盘上的两个电能计量终端都测试完。
优选的,所述支架沿托盘运动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支架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滑轨,所述左右两侧的滑轨之间架设有两根滑杆,所述相机和连杆分别滑动设置在一根滑杆上;由于是新产品测试,增大相机和触杆的调节范围,方便根据不同的产品设置相应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现有常规托盘,操作人员只要将载有电能计量终端的托盘推入导轨到合适位置,本装置即可自动完成测试和拍照记录工作,有效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能够保证检测标准的统一,保证出厂产品的品质,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相机和触杆都可以方便的调节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一种电能计量终端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内的工作台2、设置在机架1顶部向下延伸的支架3、设置在支架3上的按钮组件4和拍照装置5;
所述工作台2包括供载有电能计量终端6的托盘7滑行的导轨8、设置在导轨8旁工作台2上的接拆线端子9、设置在轨道旁工作台2上稳定托盘7的固定块10;
所述按钮组件4包括与支架3滑动连接的连杆11、固定在连杆11上与待测试电能计量终端6按键数量相等的触杆12,每个所述触杆12与连杆11之间均通过一个气缸13相连;
所述支架3为空心四棱柱形,所述拍照装置5包括分别固定在支架3三个内侧面上的照明装置14和设置在待测试电能计量终端6显示屏幕正上方的相机15,所述支架3沿托盘7运动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所述支架3的中部左右两侧设有滑轨18,所述左右两侧的滑轨之间架设有两根滑杆17,所述相机15和连杆11分别滑动设置在一根滑杆17上。
所述导轨8的长度为1.5倍托盘7长度,所述接拆线端子9位于导轨8中部对应的工作台2上,所述支架3位于导轨8中部的正上方,所述导轨8旁的工作台2上还设有定位挡板16,所述定位挡板16距离导轨8入口的距离为一个托盘7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厚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厚达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