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道路车辆限高的升降可控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6058.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戚;丁镇;吴亚峰;冉艳;李绍甫;林家骐;李永睿;李园;徐静;姬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道路 车辆 升降 可控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减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车辆限高的升降可控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道路车辆限高装置一般采用管状结构和液压系统的结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车辆限高的技术要求;但随着限高技术条件的高标准,在智能化、易操作等人性化方面,上述结构设计缺陷也日趋突显;
一、限高装置采用管状结构设计时,需安装在道路龙门架立杆的上部,(1)、当发生停电紧急状态时,管状结构设计无法进行前端手摇操作,大大影响道路交通的畅行,(2)、因龙门架立杆在安装时,很难保持水平及垂直度,安装在上部时,容易出现偏差,而且施工难度较大,后期维护不便;
二、限高装置采用液压结构时,(1)、受到户外环境的限制,工作性能不能达到技术要求,(2)、由于液体介质的泄露及可压缩性影响,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准确的传动比、良好的技术性能、人工的可操作性和设备的可互换及通用型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车辆限高的升降可控减速装置。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用于道路车辆限高的升降可控减速装置包括机体1和位于机体1内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8、第三传动轴21和第四传动轴5;所述第一传动轴3的一端设有钢索轮2,另一端设有蜗轮11;与蜗轮11配合的蜗杆12设于蜗轮11的下方,所述蜗轮11的另一侧为光杆,所述光杆上设有过渡齿轮15,且蜗轮11垂直于第一传动轴3;第一传动轴3的下方平等设有第四传动轴5,第四传动轴5的一端设有输入基座4,另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6;与第一锥齿轮6啮合的第二锥齿轮7设于第二传动轴8的一端,第二传动轴8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二传动轴8平行位于蜗杆12的下方;所述过渡齿轮15分别与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通过第三传动轴21设于机体1上,且位于第一齿轮9的一侧;所述第三传动轴21平行于第二传动轴8,第三传动轴21的一端伸至机体1外,第三传动轴21的外伸端设有摇把24;
与过渡齿轮15对应的蜗轮11的另一侧光杆的杆端设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和过渡齿轮15之间的光杆处设有拨叉,所述拨叉连接着切换杆18,所述切换杆18伸至机体1外;
机体1的顶板上设有线性导轨22,与线性导轨22配合通过固定支架20设有二个以上的导向轮19。
所述过渡齿轮15、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均位于机体1外部连接着的罩盖25内,所述摇把24和切换杆18均位于罩盖25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通过外部电机输入的扭矩,带动齿轮间的相互啮合,作为主动的机械运转;通过蜗轮蜗杆的准确传动比,把齿轮啮合力传动到蜗杆上,从而带动蜗轮的转动;通过蜗轮的传动,带动传动轴,将输出的扭矩传输至钢索轮上,使钢索轮的顺着蜗轮的转向,做正反运转,从而保证钢索轮得到较大的扭矩,来达到限高的升降减速控制;通过齿轮间的相互啮合,操作切换手杆,使主动操作脱离,把作用力传输至手摇控制上;当主动脱离后,切换手杆处于中间时,此时,齿轮间的啮合处于空转,不承受任何承载力,当切换手杆处于第二档即手动模式时,此时,齿轮间的相互啮合,承受巨大承载力;通过操作人员作用力施加在摇把上,做正反操作,带动齿轮间的相互啮合,保证钢索轮的正反运转,从而完成限高升降控制;
2.本发明通过限高装置功能要求及结构分析,进行模具铸造;通过各加工零件,进行整机装配,良好的控制尺寸及公差配合,大大提高了使用稳定性;通过上部的导向轮,把钢丝绳包裹内,线性导轨做来回走动, 从而保证钢丝绳不发生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蜗轮蜗杆和一对伞齿轮副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切换杆和齿轮副配合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机体1、钢索轮2、第一传动轴3、输入基座4、第四传动轴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二传动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蜗轮11、蜗杆12、过渡齿轮15、球头手柄17、切换杆18、导向轮19、固定支架20、第三传动轴21、线性导轨22、摇把24、罩盖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