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6346.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星;赵洪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14;H01Q1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陷波 反射 宽带 平面 伞形 天线 | ||
1.一种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包括两片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馈电传输线(2)、介质基板(5)和陷波反射器(6);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馈电传输线(2)和陷波反射器(6)都在介质基板(5)上;两片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的形状是矩形,两片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成伞形张开、其张角在120度到160度之间,两片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对跖状印制于介质基板(5)的两面,分别与馈电传输线的导带(3)和馈电传输线的地(4)在馈电传输线的末端(10)相连;陷波反射器(6)由两段长度不等、终端开路的左边双线开路线(11)和右边双线开路线(12)所组成的双线传输线(7)构成;双线传输线(7)的导带和地分别印制于介质基板(5)的两面,左边双线开路线(11)和右边双线开路线(12)分别置于馈电传输线(2)的两侧,其伸展方向与馈电传输线(2)的方向垂直;陷波反射器的第一加载点(9)和陷波反射器的第二加载点(13)均位于馈电传输线(2)的输入端(8)和馈电传输线的末端(10)之间,在陷波反射器的第一加载点(9),左边双线开路线(11)的导带和地分别与馈电传输线(2)的导带(3)和馈电传输线的地(4)相连,在陷波反射器的第二加载点(13),右边双线开路线(12)的导带和地分别与馈电传输线(2)的导带(3)和馈电传输线的地(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电传输线(2)的地(4)的宽度在馈电传输线(2)的输入端(8)最宽,然后逐渐变窄、在馈电传输线(2)的输入端(8)和陷波反射器的第一加载点(9)之间变为和馈电传输线(2)的导带(3)一样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边双线开路线(11)的长度约为第一陷波频段波长的四分之一,右边双线开路线(12)的长度约为第二陷波频段波长的四分之一,以实现在两个陷波频段内抑制天线的辐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陷波反射器的宽带平面伞形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线传输线(7)的左边双线开路线(11)和右边双线开路线(12)的长度均比伞形振子辐射贴片(1)的长度要长,以实现反射器的作用;且陷波反射器的第一加载点(9)与馈电传输线的末端(10)之间的间距在约为四分之一最大工作波长附近进行调谐,陷波反射器的第二加载点(13)与馈电传输线的末端(10)之间的间距在约为四分之一最小工作波长附近进行调谐,以同时实现较佳反射器特性与匹配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3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的卫星高精度部件装调机构
- 下一篇:陷波反射器的平面伞形振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