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6359.4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9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落合浩士;松尾真吾;桥本浩和;平冈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李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合部件 凸轮轴 滑块主体 支承孔 横动 往复移动机构 滑动部件 螺旋状槽 绕线轮 垂钓 装配 绕线轮主体 手柄 方向延伸 振动机构 内周面 槽部 合爪 卷取 卡合 联动 支承 贯通 | ||
在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能够将卡合部件容易地装配于滑动部件,而不会降低滑动部件的强度。本振动机构(6)包括横动凸轮轴(21)、卡合部件(25)和滑块主体(24)。横动凸轮轴(21)具有螺旋状槽(21a)。横动凸轮轴(21)与装配于绕线轮主体(2)的手柄(1)的卷取操作联动地进行旋转。卡合部件(25)具有能够与螺旋状槽(21a)卡合的卡合爪(25b)。滑块主体(24)具有将卡合部件(2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孔部(24f)。在滑块主体(24)的支承孔部(24f)的内周面设置有沿支承孔部(24f)的贯通方向延伸的槽部(24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特别涉及用于使卷绕钓线的卷筒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往复移动的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垂钓用绕线轮例如纺车式绕线轮中设置有使卷筒与手柄的旋转联动地沿前后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往复移动机构具有横动凸轮轴、卡合部件和滑动部件。在横动凸轮轴中形成有螺旋状的凸轮槽。卡合部件具有卡合爪。卡合爪与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卡合。卡合部件装配于滑动部件。滑动部件与卷筒轴连结,并能够与卷筒轴一起沿横动凸轮轴的轴向移动。
在这样的往复移动机构中,装配于滑动部件的卡合部件的卡合爪与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卡合。由此,当横动凸轮轴旋转时,经由卡合部件,滑动部件沿着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前后往复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2272。
在这种往复移动机构中,卡合部件装配于滑动部件。详细地讲,卡合部件从滑动部件的外侧朝向横动凸轮轴插入滑动部件的支承孔部。进而,卡合部件经由轴承或衬套等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滑动部件的支承孔部,在卡合部件的卡合爪与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卡合的状态下,滑动部件的支承孔部被板部件封闭,利用螺纹部件将板部件固定于滑动部件。
在这样组装的往复移动机构中,例如如图11b所示,卡合爪425与螺旋状槽卡合的部分的整体(卡合爪425的末端部425a的整体)配置于螺旋状槽421a的内部。即,在远离螺旋状槽421a的底部的方向上,卡合爪425的末端部425a处的两端部428的长度T2比螺旋状槽421a的深度F2短。
因此,在卡合爪425沿着螺旋状槽421a移动的情况下,卡合爪425的末端部425a整体(两端部之间的部分)沿着螺旋状槽的壁部移动。在该情况下,当卡合爪的末端前端部沿着螺旋状槽的壁部移动时,该末端前端部的边缘沿着螺旋状槽421a的壁部滑动,或与螺旋状槽的壁部抵接。于是,由于该边缘的滑动阻力和碰撞阻力,使得滑块主体的移动有可能无法顺畅地进行。特别是在卡合爪的末端前端部的边缘有可能产生毛刺,在产生毛刺的情况下,滑块主体更加难以顺畅地移动。
这样,将卡合部件的卡合爪的宽度(卡合范围)较宽地形成能够使卡合爪沿着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顺畅地移动。即,由卡合部件和滑动部件构成的滑块能够顺畅地往复移动。
然而,在如上所述组装的往复移动机构中,卡合部件从滑动部件的外侧朝向横动凸轮轴插入滑动部件的支承孔部。
在该情况下,滑动部件的支承孔部的直径至少需要有卡合部件的卡合爪的宽度,因此,滑动部件自身有可能大型化。这在实现纺车式绕线轮的小型化时成为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中,能够使滑动部件小型化且不会降低滑动部件的移动时的顺畅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垂钓用绕线轮的往复移动机构是用于使卷绕钓线的卷筒相对于绕线轮主体往复移动的机构。
本往复移动机构包括横动凸轮轴和卡合部件。横动凸轮轴与装配于绕线轮主体的手柄的卷取操作联动地旋转。横动凸轮轴具有凸轮槽。卡合部件具有与横动凸轮轴的凸轮槽卡合的卡合爪。这里,沿着凸轮槽的方向上的卡合爪的前端部设置为比凸轮槽的深度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连续接收(DRX)重配置
- 下一篇: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