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利于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6920.9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范茂瑄;罗波;母其辉;陈凌云;王世杰;何有云;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茂瑄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山药 土壤 隔离 方法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和加工技术领域,属于可控环境农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适宜山药结薯的土壤隔离方法及其隔离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通常指长山药,是中国和许多国家传统的块茎蔬菜。长山药种植是许多山区农民传统的经济来源,但我国正在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和将要彻底改变山区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观念,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横生栽培方式正被普遍采用。
长山药,学名:Dioscorea polystachya,又名淮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薯蓣、家山药、田薯、佛掌薯等,是山药的一个主要品类,植物分类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薯蓣目,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包括山药、香芋等等,部份品种俗称Yam。
根据形态特征,园艺学将山药种质资源分为4大种类:长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褐苞薯蓣(Dioscorea persimilis)、山薯(Dioscorea fordii)和参薯(Dioscorea alata)。这4种类型的山药在叶部和地下块茎性状上差异较大,易于区分。
长山药亦俗称山药,薯蓣系,Dioscorea opposita,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是圆柱形肉质块茎,常见直径2-10cm不等,长50-150cm不等,质量300-3000g不等。有代表性的如山西平遥长山药、河南焦作铁棍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本发明重点针以山西平遥长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为代表的蔬菜用柱状长山药。
长山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海拔150-850米)、江苏、浙江(海拔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部北部(海拔1500-2500米)、四川(海拔700-500米)、甘肃东部(海拔950-1100米)和陕西南部(海拔350-1500米)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长山药块茎是药食两用食材,重要的块茎蔬菜,也是多个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地方特产,比较出名的有四川雅安二郎山山药、贵州安顺山药、云南罗次山药、云南姚安山药、江苏丰县山药、江苏灌南淮山药、江西瑞昌山药、河北高阳高阳麻山药、河北安平白山药、河北蠡县麻山药、河南焦作怀山药、河南温线铁棍山药、湖北襄阳山药、湖北利川山药、陕西渭南华州山药、新疆皮山山药和甘肃平凉山药等。
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以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同时,山药还有健脾、补肾、益精等功能,对动物和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糖尿病、便秘等都有一定疗效。
山药,亦粮亦菜,是我国传统的重要食物来源,关乎国家食品安全。自2009年起,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开始推动“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计划,其中的“南种北进,北种西移”策略被业内肯定,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长山药是属于高温短日照植物,适宜温度为20-30℃,15℃以下不开花,10℃块茎可以萌芽。长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长山药的传统栽种大多选择沙壤土耕地。
传统的长山药种植是利用山药栽子做种苗。山药栽子包括头年用零余子育成的栽子,或收获山药食用块茎时裁下的笼头栽子,或从山药块茎上部裁下的闷头栽子,都属于无性繁殖。
传统的长山药食用块茎种植一般选择土层深度超过1米的沙壤土,以挖深沟的传统栽培技术为主。除了投入门槛高,成本高外,这样的土地是稀缺的,不仅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要实现规模化栽种,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是无地可选。另一方面,非主粮产区,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留守妇女、老人已成为主要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劳动质素和适宜劳动的强度都急剧退化,也难以适应传统的山药地深挖和山药采收。
传统长山药的发展一直存在劳动强度大,特别是采挖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产成品一致性差的问题;选地条件苛刻,可选用地稀少,相应土地成本高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主粮用地日趋紧俏,而市场对山药产成品的一致性愈加苛刻的当下,如何实现低成本低劳动强度生产长山药变得愈加重要。
现有文献中公开了很多有关长山药的创新种植方法,例如打洞栽培、套管栽培、窖式栽培、无土栽培、悬空法栽培等等,但这些栽培技术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要么对土地选择条件限制过多,要么对设施设备要求过高,要么对育苗技术要求过苛,要么对劳动力素养要求过严,很不适宜在广大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山区大面积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茂瑄,未经范茂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手套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用电设备故障监测记录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