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地下箱涵斜交的变形缝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7052.6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薛勇;赵燕鹏;张伟立;葛潇;裴琦;孙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箱涵斜交 变形缝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地下箱涵斜交的变形缝设置方法,所述变形缝与所述地下箱涵的中轴线斜交,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地下箱涵的所述变形缝位置处设置外凸的钢筋砼调整块,以使在所述变形缝处设置的外贴或中埋止水带能够环绕所述地下箱涵连续平顺成环设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对于在某种特殊环境条件下,要求地下箱涵设置与其斜交的变形缝,尤其是小夹角斜交条件下,采用本设置方法,可使地下箱涵防水所需设置的外贴和中埋止水带连续环绕箱涵,不必切断后再连接,克服了箱涵角部外贴、中埋止水带齿槽不连续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止水带切断和再连接的工序,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箱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地下箱涵斜交的变形缝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上海虹桥某地块道路两侧建筑物设置了地下车库,要求道路两侧地下车库采用地下通道连接,而两侧车库预留的连接口只能采用斜向布置的连接通道形式,由于两种不同结构相衔接,应设置变形缝并要求变形缝必须设置在临近地下车库的地下通道范围。在此条件下如采用与地下车库正交设置变形缝的方法必然使地下车库与连接通道相邻的一侧结构体伸出较长,另一侧结构体伸出较短,地面道路车辆必然跨缝行驶,对于埋设在道路下且覆土较浅的斜向连接通道来说,在车辆活荷载作用条件下如此设缝不理想,尤其是两侧车库与连接通道小夹角相交更为不利。在此考虑采用与两侧车库平行且与连接通道斜交的变形缝设置形式较为合理,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设置在变形缝处的外贴和中埋止水带,在地下箱涵侧墙和顶、底板角部无法连续转折,必须将止水带切断后进行人工连接,而由于变形缝与箱涵斜交,设置于顶、底板止水带与侧墙止水带切断后的切口长度不同,使得止水带在人工进行连接后外贴止水带内侧、中埋止水带两侧齿槽仍断开不连续,由此造成位于箱涵角部止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与地下箱涵斜交的变形缝设置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变形缝位置处的侧墙上增加外凸钢筋砼调整块,可使设置在与地下箱涵斜交变形缝处的外贴、中埋止水带环绕地下箱涵连续平顺成环。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与地下箱涵斜交的变形缝设置方法,所述变形缝与所述地下箱涵的中轴线斜交,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地下箱涵的所述变形缝位置处设置外凸的钢筋砼调整块,以使在所述变形缝处设置的外贴或中埋止水带能够环绕所述地下箱涵连续平顺成环设置。
所述钢筋砼调整块设置于所述地下箱涵侧墙上,设置方法步骤为:开挖基坑至预定深度,依次绑扎所述地下箱涵的底板钢筋笼、侧墙钢筋笼及其上的所述钢筋砼调整块钢筋笼、顶板钢筋笼;在所述变形缝处完成所述中埋止水带的连续安装,以及所述外贴止水带的安装;浇筑所述底板钢筋笼、侧墙钢筋笼及钢筋砼调整块钢筋笼、顶板钢筋笼以构成所述地下箱涵。
所述钢筋砼调整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其两条直角边分别同所述变形缝垂直和平行,其斜边与所述侧墙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于在某种特殊环境条件下,要求地下箱涵设置与其斜交的变形缝,尤其是小夹角斜交条件下,采用本设置方法,可使地下箱涵防水所需设置的外贴和中埋止水带连续环绕箱涵,不必切断后再连接,克服了箱涵角部外贴、中埋止水带齿槽不连续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止水带切断和再连接的工序,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地下箱涵与周边相关地下建、构筑物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地下箱涵与变形缝斜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标记1-10分别为:外贴止水带1、分界线2、外包防水层3、侧墙4、钢筋砼调整块5、侧墙6、中埋止水带7、变形缝8、剪力杆9、夹角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桃粕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等离子刻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