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7373.6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涛;朱喜明;王树才;梁金辉;杨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4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脉冲 发生器 摄像机 同步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采集控制技术,尤其涉及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动态目标的多摄像机交会测量系统中,常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基于高速摄像机自身具备的自由运行模式(free run)即内触发模式。通过摄像机内触发源进行触发。但是此模式同步精度较差,为毫秒级,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图像测量系统中,摄像机的帧频一般为500-1000帧/秒,同步误差带来的测量误差不能被接受。
2)基于多路图像数据采集卡实现摄像机间同步。市场上大多数的多路图像采集卡都是基于分时操作、多路视频切换而工作的,而分时操作不能满足运动目标的精密测量。此外,对于高分辨率摄像机,图像数据量较大,单个图像采集卡不能满足多台摄像机的数据传输带宽要求。
3)基于多PCI数据采集卡的多摄像机同步。该方法使用一个PCI卡连接一台摄像机,通过编写PCI数据采集卡驱动程序实现多个PCI卡之间的同步。从而控制摄像机同步采集。该方法需要编写驱动程序,对硬件知识和编程能力要求均较高,而且受主板总线速率及PCI接口数量限制,对于大容量的高速图像和摄像机数量较多的系统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4)基于秒脉冲及网络组播的同步触发模式。该方法通过图像采集软件设计一个组播地址及端口,多台采集设备加入同一个组播地址,通过发送同步触发信息至组播组,完成秒脉冲对时后进行同步采集。该方法多套采集设备间实现对时的时间较长,一般为3~5秒,在高速动态目标测量中,系统工作的即时性不能得到保证。
综合上述情况,目前在动态目标的多摄像机交会测量系统中,现有测量装置或者方法均具有较大的缺陷,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装置及方法,使多目交会摄像测量过程中,多摄像机能够高精度同步进行采集。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装置,包括GPS接收机、脉冲发生器和多个摄像机单元、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多个采图处理计算机;所述的GPS接收机的输出端连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采图处理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摄像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高速图像采集器
所述的脉冲发生器通过线缆连接三路信号至图像采集器,分别为用于实现时间同步的秒脉冲信号、同步采集脉冲、像机曝光控制脉冲。
所述脉冲发生器的秒脉冲时间精度为5ns。
所述摄像机单元的曝光控制脉冲(500Hz)精度为1‰。
所述脉冲发生器同步采集脉冲的上升沿时间不大于50ns。
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高速摄像机同步控制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设备:将高速图像采集器时间源设置为外部GPS定位的时间,采集模式设置为脉冲触发采集,然后摄像机工作设置为外触发源模式;
B:CPS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时间信号,并发送时间信号到脉冲发生器;
C:脉冲发生器接收到时间信号后发送同步采集脉冲信号到各个图像采集器;
D:各个图像采集器接收到同步采集脉冲信号后,发送指令到与其对应连接的摄像机,摄像机对动态图像同时进行采集,并把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实时存储到图像采集器中。
本发明利用高速摄像机外触发源模式,基于GPS授时,依靠卫星每秒钟起始时刻发出的同步秒脉冲来保证时间同步,实现多摄像机同步控制。不仅同步精度高,而且可靠性非常高,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GPS和脉冲发生器的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装置,包括GPS接收机、脉冲发生器和多个摄像机单元、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多个采图处理计算机;所述的GPS接收机的输出端连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高速图像采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采图处理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摄像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高速图像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