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交通工具的电动折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7705.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梓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梓珊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A61G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32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交通工具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叠式交通工具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折叠交通工具的电动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时尚、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时尚又环保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节省存放空间、方便携带的折叠式车,其折叠后体积小且重量轻,手提折叠交通工具上下楼梯、驾车、乘公交车或地铁出行等都十分方便,越来越得到时尚一族的喜爱。
现有的可折叠的交通工具如折叠自行车、折叠电动车、折叠电动轮椅等,其折叠方式都较为简单,通常在两节车架管前轮方向之间设置一折叠关节,通过折叠关节将车架横向对折即完成折叠,折叠后车辆体积仍然较大,而且该种折叠机构只是将两节车架管进行简单的枢接,由其构成的折叠交通工具架构极不稳定,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这种对车身进行简单折叠的代步车,操作步骤繁琐,仍需进一步改进。
如何研发一种便于开合的折叠机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题是:提供一种折叠交通工具的电动折叠装置,实现电动折叠,自动化控制,快速高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设计一种折叠交通工具的电动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底部设置电机,电机轴设置涡轮,涡轮连接蜗杆,蜗杆通过拉线连接折叠轴;所述蜗杆通过拉线连接后轮架;所述拉线在折叠轴上设有两个固定端;所述拉线在蜗杆上设有一个固定点;所述后轮架包括左轮架和右轮架,拉线分别连接左轮架和右轮架;所述左右轮架的轴套内圈分别设置内凸柱,内凸柱在折叠轴所设的螺纹型轨道内运动;所述电机包括控制器,所述电机设置电源开关,电源开关设置于前把架或座椅下部;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机轴的正转与反转,由控制器预设正转或反转的行程;所述电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组连接传动杆,传动杆通过拉线连接折叠轴;所述控制器设置无线信号接收器,外部设备设置无线信号发射器。
应用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交通工具电动折叠装置能够实现电动折叠,折叠关节的开合通过电动控制实现,无需手动操作,实现过程主要通过电机驱动涡轮蜗杆传递运动,从而带动拉线拉动各折叠关节的开合,而且能够实现多级别控制,自动性高,快速省力。
涡轮蜗杆机构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改变动力方向,涡轮蜗杆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传动平稳噪音小。
该结构可以结合应用到折叠交通工具的各个折叠关节。
所述拉线在折叠轴上设有两个固定端,所述拉线在蜗杆上设有一个固定点,固定端、固定点用于固定拉线,避免拉线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离。
电机设置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运转时间、转速和行程,控制器控制下,电机驱动踏板与前把架折叠或展开的同时,同步实现后轮架的自动折叠或展开。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设置无线信号接收器,外部设备设置无线信号发射器,外部设备包括遥控器、手机等,通过遥控器或手机控制交通工具折叠与展开,操作方便兼富时尚趣味。
所述左右轮架的轴套内圈分别设置内凸柱,内凸柱在折叠轴所设的螺纹型轨道内运动,在折叠时左右轴套随着螺纹型轨道旋转分立到折叠轴的两端。
由折叠状态展开,左轴套与右轴套向着折叠轴的中点旋转运动,左轮架与右轮架向着踏板外侧展开,展开完成时左轮架、右轮架合并成为一整体轮架,左后轮与右后轮合并成为一整体后轮。
由展开状态折叠,左轴套与右轴套分别向着折叠轴的两端旋转运动,左轮架与右轮架分离并同时向着踏板底面闭合,左轮架、右轮架均与踏板闭合时,左后轮与右后轮也同时运动至前轮两侧。
所述电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组连接传动杆,传动杆通过拉线连接折叠轴,应用锥齿轮传动的方式解决折叠交通工具的自动展开与折叠,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附图发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后轮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架折叠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轮架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折叠交通工具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折叠交通工具闭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梓珊,未经罗梓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