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穴井式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9414.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怡锡 |
主分类号: | A01G27/02 | 分类号: | A01G27/02;A01G25/06;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井式 灌溉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包含:一穴井与一水位控制器或供水瓶所组成,穴井包括有盛水槽(不透水容器)、输水管线、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及浮标;水位控制器具有进水阀、承接管、开关阀及浮体,承接管连接至输水管线,承接管内部容置一位置高于出水口的浮体,该浮体连结并控制开关该进水阀;可选用的供水瓶由水瓶、活动式直管部及高度调整器组成,直接倒置于穴井的支架暨水位观测井,利用压控原理自动供水,可与水位控制器共用或相互替代。如此,本发明凭借渗透力与连通管原理,将穴井埋设于土里,在盛水槽内的水面高不超过其开口下,水会由底部向上渗透,当渗透水面超越盛水槽开口时,水对外部土壤执行浇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穴井式灌溉系统,尤指一种凭借水位控制器的浮体或供水瓶的位置升降调整,控制盛水槽内部的水面位置;而凭借水位升降,令浮体控制进水阀的启闭或供水瓶压力失衡自动供水,维持盛水槽内部的水位高度,使无须通过电力即可控制穴井对外部土壤灌溉的渗流量,凭借可依植物所需而给予适当的渗水量,以全天候进行自动浇灌,令水分渗透于穴井外部以浇灌于大面积的栽种地、单一或复数盆栽的植物,进而达到节水节能的功效。
背景技术
种植是指通过施肥、浇水、除草等方式以培育植物者,其产品涵盖于粮食、蔬果、草药、经济作物及观赏植物等;其中,灌溉是以雨水以外的水源以进行种植。
而最为普遍的灌溉方式,是以容器装盛水,而以人工方式直接浇灌于土壤,或直接安装洒水器或灌溉系统以通过接设于供水系统而以自动方式或人工方式进行浇灌者;然而,通过容器进行浇灌者,其供水量无法精确控制,且由于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量并不相同,故若未能依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而予以浇灌水分者,将极易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而致植物枯萎,再者,若于所需浇灌的面积过广,或盆栽数量过多时,将导致需消耗诸多的人力及时间成本;而以洒水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浇灌者,其制程的成本较高,且仅能针对大面积的栽种地进行灌溉,并难以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盆栽,尤以住家环境为更甚者,且若用于盆栽,将极易导致水分散出于盆栽的外浪费水资源,且易导致环境脏乱以及蚊虫的孳生。
故现有提供一种概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479004号的「具结水功能的自动给水花盆」,其也同案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告第CN203788787U号),其即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申请人所创作,主要凭借供水瓶倒置,并凭借输水管将水输送至相异的盆栽,进而达致大面积栽种的目的;然而,中国台湾M479004一案的供水瓶所容纳的水量有限,若用于大面积或多盆栽的栽种,则水量消耗的速度极快,导致无法长时间自动给水,令使用者须持续于供水瓶内补给水分,此仍将导致人力及时间成本的消耗,且也造成使用者极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吾等发明人乃潜心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灌溉,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发明的问世。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容器进行浇灌者,不易进行水量的控制,易导致植物枯萎,且进行大面积在重地及较多数盆栽的浇灌时,需消耗诸多人力及时间成本;而通过洒水器或灌溉系统进行浇灌者,其制造成本高昂,且难以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的盆栽者;而中国台湾M479004一案的供水瓶所容纳的水量有限,难以确实适用于大面积或多盆栽的栽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怡锡,未经李怡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9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穴盘扦插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式大棚蔬菜灌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