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9493.X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辉;王泓民;曾喜骏;廖恪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家辉 |
主分类号: | H04N13/194 | 分类号: | H04N13/194;H04N13/161;H04N13/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彩色 图框 原始 景深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彩色图框与原始景深图框对应,包装图框可于显示屏幕中显示,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的方法包括:重调原始景深图框的尺寸,以得到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及组合彩色图框及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彩色图框的中心显示于显示屏幕的中央区域。本发明不仅得到的包装图框可直接于2D显示屏幕中显示,而且人眼实际看到的2D影像相当自然,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彩色图框(color frame)及原始景深图框(original depthframe)以得到包装图框(packed frame)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如今电子产品的发展,没有不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及质量为优先考虑。其中,有关显示装置的设置,除了提供使用者更清晰、更舒适的显示画面之外,各家厂商不断推出多种三维(three-dimensional,3D)的显示装置,其可提供多视点的3D影像,以提供使用者另一种拟实境的视觉感受。
以现阶段来说,一种3D影像生成系统是透过由原始的2D影像数据,即彩色图框产生与该彩色图框对应的景深图框(depth frame),并透过现有的传输设备将彩色图框与景深图框传送至使用者的3D显示装置。当3D显示装置接收到彩色图框与景深图框之后可透过景深影像绘图法(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DIBR)而得到可供任何裸眼3D显示装置使用的两个以上多视点影像,或是眼镜式3D显示装置的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
然而,目前接收端方面普遍的家用电视还是以2D显示装置为主,并无处理多视点影像或左右眼影像的功能,因此一般2D显示装置接受到3D影像讯号时,会显示出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减半并拼接在一起的结果,或显示出单视点单深度左右排列的结果。目前正值3D影像的发展期,广播上述拼接方式或排列方式而于一般2D显示装置上直接显示左、右眼影像减半拼接方式或单视点单深度左右排列的彩色图框与景深图框时,人眼实际看到的2D影像(彩色图框)不仅相当不自然,也会因无法专心聚焦于彩色图框,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不仅得到的包装图框可直接于2D显示屏幕中显示,而且人眼实际看到的2D影像相当自然,不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的方法,彩色图框与原始景深图框对应,包装图框可于显示屏幕中显示,该方法包括:重调原始景深图框的尺寸,以得到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及组合彩色图框及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其中,彩色图框的中心是显示于显示屏幕的中央区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的装置,彩色图框与原始景深图框对应,包装图框可于显示屏幕中显示,装置包括尺寸处理单元以及组合处理单元。尺寸处理单元重调景深图框的尺寸,以得到尺寸重调景深图框。组合处理单元组合彩色图框及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其中,彩色图框的中心是显示于显示屏幕的中央区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包装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的系统,彩色图框与原始景深图框对应,包装图框可于显示屏幕中显示,系统包括存储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储存彩色图框及原始景深图框。处理单元重调原始景深图框的尺寸,以得到尺寸重调景深图框,并组合彩色图框及尺寸重调景深图框,以得到包装图框,其中,彩色图框的中心是显示于显示屏幕的中央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家辉,未经杨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9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