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热管和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9706.9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饶中浩;赵佳腾;刘臣臻;王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51;H01M10/659;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 热管 相变 材料 耦合 冷却 动力电池 模块 | ||
1.一种基于空气、热管和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是:该电池模块包括:底座、翅片、壳盖、三叶草式套筒、相变材料、热管、端盖、多用通道、电极连接片和密封垫圈;在底座上连接有壳盖,在壳盖外密布翅片,在翅片上有热管,在底座和壳盖围成的壳体内有三叶草式套筒,在壳体的二端均连接有端盖;在三叶草式套筒的每一圆筒里面装有串联的圆柱形电池单体若干,各圆筒内电池组中串联的电池单体数量相同,在圆筒的端部连接有电极连接片;所述三叶草式套筒与每块电池单体之间涂有绝缘导热剂;所述三叶草式套筒与所述壳盖之间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空隙填充相变材料;所述三叶草式套筒中间有一个用于穿过相关连接线和冷却空气的多用通道;所述热管蒸发端通过所述底座埋入所述填充的相变材料之中,所述热管冷凝端与所述壳盖上的翅片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材料可以为有机相变材料或无机相变材料,为复合类相变材料或微胶囊相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紧凑地纵向布置在壳盖上,以增大与外界环境的传热面积,所述热管的冷凝端通过所述翅片上的孔洞穿插于翅片当中,进行强化散热;所述每一翅片上间隔相等距离钻有用于通过所述热管的孔洞;所述带翅片壳盖两端表面上钻有配合所述螺钉的螺钉孔;所述翅片采用高导热不锈钢、铜、低碳钢、铝合金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叶草式套筒和所述的端盖将所述相变材料与所述电池单体隔开,杜绝了所述相变材料导电性对所述电池单体的影响;所述三叶草式套筒上均含有若干个小凸台,用于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壳盖内的小凹孔进行定位配合,所述端盖能包住所述带翅片壳盖和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所述螺钉进行紧固;三叶草式套筒中间有多用通道,用于通过控制线路和冷却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能包住所述壳盖和所述底座两端,通过所述螺钉进行紧固;所述端盖和密封垫圈能有效防止所述相变材料泄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为烧结热管,呈现不规则半圆环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所述热管冷凝端通过所述带翅片壳盖中的翅片孔洞,并且与其充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热管以及相变材料耦合冷却的动力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面等间距开有通过所述热管的圆孔,并与所述壳盖上的翅片孔洞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97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宽带双环高功率铁氧体移相器
- 下一篇:自动电池极板包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