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完全降解的载药的鼻泪管支架及其植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0255.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8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谢建;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M31/00;A61F2/9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降解 泪管 支架 及其 植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眼部疾病的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完全降解的载药的鼻泪管支架及其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眼部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泪道探通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探通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但是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探通,增加病患的痛苦,而且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为经典的手术方式,目的是把泪囊与鼻黏膜直接吻合,使分泌物和泪液由泪囊直接进入中鼻道,以消除泪囊化脓性病灶并解除泪溢现象。这种手术方法是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操作相对复杂,而且要开刀,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恢复周期长,术后面部会留有疤痕,且术后住院时间长,老年人和小孩不适宜进行该类手术。
针对目前诊疗技术的不足,鼻泪管支架被用来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它的主要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现有的鼻泪管支架为硅胶材料制成,这种支架植入后,短期内能恢复鼻泪管的畅通,但长久植入后,可能会产生很多由支架植入引起的炎症,从而再次阻塞鼻泪管通道。且多数鼻泪管支架在植入1-3个月后需要取出,若骨性狭窄严重者可适当延长至一年时间。植入一段时间后,支架会和鼻泪管内黏膜粘连在一起,这样鼻泪管支架就不能顺利取出,一方面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需要二次植入支架打开阻塞的鼻泪管。
同时,上述的现有的鼻泪管支架的植入一般是通过泪小管导丝牵引来实现:先使用泪道探通导引针探通泪道,泪小管导丝穿过泪道探通针针芯,直至伸出鼻腔,然后泪小管导丝牵引鼻泪管支架上引线,从眼上方向上拉导丝,直至把支架拉入鼻泪道。因为泪小管是细小和柔弱的结构,泪小管导丝的进入一方面会对泪小管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对病人造成痛苦。这种鼻泪管支架的植入方法用力较大,由于鼻泪管支架较粗,会损伤鼻泪道内膜,造成二次伤害,给患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更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鼻泪管支架的植入容易损伤鼻泪道内膜,而鼻泪管支架的取出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完全降解的载药的鼻泪管支架及其植入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可完全降解的载药的鼻泪管支架,包括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套筒状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面上具有载药槽;所述引流管为既可压缩也可扩张的结构,至少部分引流管在扩张状态下的直径大于该部分引流管在压缩状态下的直径。
本发明的鼻泪管支架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形成,在管腔重建完成后,该鼻泪管支架逐渐降解,最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通过鼻腔排出。该完全可降解的网状的鼻泪管支架避免了像现有硅胶鼻泪管支架那样的术后取出,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免了病患痛苦。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采用不同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者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如共混,中空或夹层等形式来调节降解速度,以适应不同病患的治疗周期不同的需求。本发明的鼻泪管支架适合于从鼻腔入路,从而避免了现有的从眼上方入路对泪小管和鼻泪道内膜的损害,使鼻泪管支架的植入更方便和容易,将对病人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另外,由于现有的鼻泪管支架的植入方式的限制,其表面上不包含药物,而本发明的鼻泪管支架通过载药槽来负载药物,可以有效对鼻泪道进行治疗,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载药槽的位置实现靶向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