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0321.4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贝;郭冰;白鹭;陈昊;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9/14 | 分类号: | G01N29/1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发 技术 判别 复合材料 结构 损伤 程度 方法 | ||
1.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1)当C/C编织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轻微时,微小损伤源的发生和产生应力波的特点服从平稳概率分布,声发射事件数和振铃计数与能量计数呈等比例增长趋势;当损伤程度比较严重时,会出现一组包含大量振铃计数和高能量计数的撞击链,表现在两者相关图上就是曲线出现拐点,包络线斜率明显增大;这个过程可能反复几次,导致相关曲线越发严重脱离,直至最终结构破坏;
(2)对于特定结构的C/C编织复合材料,一组包含大量振铃计数的、高能量的声发射事件发生,撞击计数与振铃计数及其相关曲线出现明显拐点处的载荷,与最终破坏载荷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记录拐点发生时的结构承载载荷,针对一定的结构,可以预测出结构的破坏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情况(1)在结构损伤轻微的加载阶段,撞击计数和振铃计数与能量计数在数量级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其随时间增长的趋势基本一致,在左右使用不同的坐标单位时,两个参数随时间增长的曲线趋势相同且接近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情况(1)在结构损伤发展至比较严重的阶段,振铃计数和能量计数随时间发展的曲线斜率突然增大,两条曲线发生明显的脱离;以撞击计数作为横轴,振铃计数与能量计数作为纵轴,即会看到明显的相关曲线从斜率稳定的近似直线出现阶跃,发生拐点的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C/C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上布置声发射传感器,并设置声发射采集系统的监测显示界面;
在采集系统的监测显示界面上添加撞击计数、振铃计数和能量计数随时间发展的累计历程图;将撞击计数与振铃计数作为一个图中的左右主副纵坐标,将撞击计数与能量计数作为令一个图中的左右主副纵坐标;
第二步:使用声发射采集系统监测C/C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在承载过程的应力波释放情况,预警结构的严重损伤;
在承载过程中,监测结构的应力波释放情况,观察第一步中添加的几个参数随时间增长的累计历程图,当撞击计数与振铃计数的累计增长曲线和撞击计数与能量计数的累计增长曲线趋势一致时,结构处于轻微损伤阶段;当振铃计数和能量计数中,有一个或者两个同时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增长斜率明显大于撞击计数,则认为结构上的损伤发展至较严重阶段,继续增大载荷可能导致结构失效破坏;
第三步:对声发射参数进行后续分析,预测结构的破坏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在C/C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上相对比较薄弱的区域附近使用耦合剂粘贴声发射传感器,一个传感器的监测区域半径最好在50mm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声发射技术判别C/C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对这三个声发射参数做进一步分析,以撞击计数作为横轴,振铃计数与能量计数作为纵轴,即会看到明显的相关曲线从斜率稳定的近似直线出现阶跃,发生拐点;记录此时的结构承载载荷,针对形状一定的结构,即可以根据以往的试验经验预测出此次试验的破坏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3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双轨探伤车对中机构
- 下一篇:基于双路声表面波器件补偿型的露点传感器